- 09/15
- 2025
-
QQ扫一扫
-
Vision小助手
(CMVU)
近日,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明确提出,要推动人工智能在重点产业领域实现广泛应用,加快制造业的智能化转型。作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核心,泛半导体行业对产品精度和良率的要求极高,也成为“人工智能+工业质检”的优先落地场景。森赛睿长期深耕工业视觉AI,在泛半导体领域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依托自研算法、平台化能力与专用检测设备,我们构建了覆盖晶粒、基板、器件、透镜等环节的AI视觉检测方案,帮助企业应对高速产线、复杂缺陷和质量追溯等挑战。
一、行业机遇与挑战
泛半导体行业作为国家战略性产业,广泛应用于消费电子、新能源、汽车电子等领域。产品精度要求高、产线节拍快,使得质量检测成为制约良率提升的关键环节。当前行业主要面临以下挑战:
1.产品精密化,人工检测力不从心。晶粒、基板、透镜等元件微米级别,缺陷种类繁多,人工肉眼难以稳定识别和判定。
2.检测维度复杂,缺陷难以全面覆盖。划痕、气泡、崩边、球歪、裂纹等缺陷往往同时存在,传统抽检方式无法保证全覆盖。
3.高速产线压力,检测速度与精度难兼顾。批量化生产要求在分钟级完成上千件检测,人工与传统设备都难以同时满足速度和精度。
4.质量追溯不足,工艺优化缺乏依据。缺少在线数据统计与异常告警机制,企业难以沉淀有效的质量数据来指导工艺改进。
与此同时,《人工智能+》行动意见明确提出,要推动人工智能在制造业全流程应用,提升良品率与智能化水平。这意味着泛半导体行业不仅面临挑战,更迎来借助AI加速质量管理升级的重大机遇。
二、泛半导体AI视觉检测方案
泛半导体行业是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核心支柱。晶粒、基板、透镜等产品具有微米级精度要求,任何细小的划痕、气泡、崩边或裂纹,都可能导致良率下降甚至整批报废。
在高速度、大规模、复杂工艺的生产环境中,传统人工质检和抽检方式已难以胜任。针对这一行业特性,森赛睿构建了一套自下而上的 AI视觉检测整体解决方案,帮助企业实现从质检到质量管理的系统化升级。
1. 底层技术能力:精准识别的基石
森赛睿自研的视觉算法融合了深度学习算法与传统图像处理算法。前者适用于复杂、不规则缺陷的检测,如晶粒划痕、透镜气泡、微裂纹等;后者则擅长几何测量、厚度检测、字符识别等规则性任务。两类算法有机结合,不仅能识别微小缺陷,还能在高速产线中保持稳定、实时的检测性能,为行业提供既“快”又“准”的能力基石。
2. 平台化支撑:让检测能力可迭代、可复制
在算法之上,森赛睿打造了 AI视觉云平台,为企业提供从数据采集、标注、训练到模型部署的全流程支撑。平台内置自动标注、模型迭代和少样本学习功能,能够快速适配新产品与新工艺。同时,检测数据在平台中沉淀,形成行业化知识库,支持质量大数据分析和工艺持续优化。这样,检测能力不再是“孤立点”,而是一个随产线演进而不断进化的体系。
3. 行业化场景建模:全链路覆盖的能力矩阵
森赛睿将平台与算法能力落地到泛半导体行业的全链路场景:
晶粒检测:速度 800–1300 pcs/min,检测划痕、崩边、微裂纹;
器件检测:支持 2–10 工位扩展,识别焊点缺陷、偏移、球歪等;
基板检测:厚度精度达 0.001mm,确保器件装配一致性;
透镜检测:速度 >150 pcs/min,双面/多面检测,覆盖气泡、划痕、崩边。
这一矩阵覆盖了典型的质量风险点,使检测与产线节拍、工艺环节深度契合,形成行业化、可复制的场景能力。
4. 设备化落地:方案的生产力载体
森赛睿方案最终通过自研检测设备落地:微型晶粒外观检测机、精密器件多面检测机、片状基板厚度检测机、透镜检测机等,均可无缝对接客户产线。
设备不仅具备声光告警、NG品分拣等功能,还可与 MES 系统集成,实现数据实时上传与追溯。检测不再是独立环节,而是融入生产流程的“智能神经元”,与工艺、数据和管理形成闭环。
5. 企业价值闭环:从质检到质量管理
通过森赛睿的整体解决方案,泛半导体企业获得的不只是“检测工具”,而是质量管理方式的升级:
合规保障:检测结果可追溯,满足客户与行业认证要求;
效率提升:人工质检逐步退出,实现高速全检;
良率提升:漏检率显著下降,批量报废风险降低。
三、与政策契合点
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提出,到 2027 年要在制造业、消费品、民生福祉等重点领域形成一批“人工智能+”典型应用场景,推动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泛半导体行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正是政策所强调的重点方向之一。森赛睿的AI视觉检测方案,与政策精神高度契合:
1.意见明确提出,要推动制造业关键环节的智能化改造,提升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森赛睿通过“深度学习+传统算法”的融合方案,实现晶粒、基板、透镜等环节的智能检测,帮助客户在高速产线中实现全检和数据化追溯,大幅提升良率与产线稳定性。
2.文件强调支持人工智能在战略性产业中的应用,涵盖半导体、新能源、汽车电子等。
森赛睿泛半导体方案,正是通过自研算法、平台化能力与定制化设备,在该关键行业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应用范式,为其他行业的延展奠定基础。
3.意见要求加快企业生产经营的数字化转型。
森赛睿的检测设备与MES系统打通,支持检测结果的实时统计、异常告警和全程追溯。企业不仅实现了检测环节的智能化,更将质量管理转化为数据驱动的闭环体系。
4.政策提出要建立“人工智能+”的安全保障能力。
在泛半导体场景中,森赛睿方案不仅帮助企业降低因漏检导致的批量风险,还为产品交付的可追溯性与可信性提供了技术支撑,满足国内外客户与认证机构的严格要求。
总的来看,森赛睿的泛半导体AI视觉检测方案,不仅解决了行业现实痛点,更在路径和方向上与“人工智能+”国家战略同频共振,体现出高度适配性与前瞻性。
四、案例与实用价值
AI视觉检测在泛半导体行业并非纸上谈兵,而是已经在多个客户现场实现了规模化应用,并带来显著成效。以下两个典型案例展示了森赛睿方案的价值:
1.案例一:晶粒加工企业的智能分选某晶粒加工厂过去依赖人工显微镜检测,效率低、误差大。
引入森赛睿微型晶粒外观检测设备后,产线实现了 800–1300 pcs/min 的高速全检,能够稳定识别崩边、划痕、气泡等缺陷,检测精度达到 0.001mm。
实际运行结果显示,漏检率降低超过 85%,良品率显著提升,人工检测人员减少一半以上。
2.案例二:光学透镜制造的质量保障在光学透镜生产中,气泡、划痕和崩边是最常见的隐患。
某光学厂商使用森赛睿透镜多面检测设备后,实现了150+ pcs/min的高速检测,并支持双面/多面同时检查。
检测结果自动上传至MES系统,客户首次具备了实时数据统计与异常追溯能力。效果是:批量报废风险下降 30%,客户交付合格率提升到 99.5%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