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9/15
- 2025
-
QQ扫一扫
-
Vision小助手
(CMVU)
工业图像处理技术正快速发展,并面临一个值得关注的挑战:人工智能(AI)虽能比传统方法更出色地完成多项任务——但并非全部。最优策略在于融合两种技术,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实现更高效的生产控制。
一、经典图像处理与人工智能的对比
经典图像处理依赖固定算法进行图像评估,在进行精确尺寸测量或读取编码字符时表现尤为出色。而人工智能则擅长识别模式,通过示例学习,即使在挑战性环境下也能灵活响应。但两种方法都存在明显局限:
1.人工智能在缺陷检测(如划痕、裂纹或污染)方面表现卓越,因其可通过大量训练数据学习;
2.当需要进行精密测量(如孔径或轮廓深度)时,经典图像处理更具优势;
3.编码与字符识别:人工智能能在困难条件下读取OCR字符串,但解码像素级编码数据(如条形码或数据矩阵码)仍是经典图像处理的专长。
二、融合应用的实践案例
传送带质量检测是技术融合的典范:
1.AI物体识别:即使在光照变化或部分遮挡情况下,AI仍能准确识别部件;
2.经典图像处理的精密测量:对于精确公差检测,传统计量方法仍是更优选择;
3.汽车轮胎DOT码检测:这些黑底黑字的标识难以被经典图像处理读取,但AI可轻松识别。反之,胎纹深度测量则适合经典3D测量技术处理,纯AI方法仅能进行近似估算(类似人类判断方式)。
三、工业4.0系统集成
有效的图像处理方案必须无缝集成到现有自动化系统中,包括支持TCP/IP、OPC UA、Profinet等现代通信协议,以及GigE或USB等硬件标准接口。
四、实践案例:EyeVision应用实景
EyeVision软件是成功融合AI与经典图像处理的典范。该软件同时支持2D/3D图像处理,将传统计量技术与强大AI算法有机结合。
在电子元件在线检测中的典型应用:
1.AI在恶劣光照或干扰环境下仍可识别元件;
2.经典图像处理精确测量位置尺寸,验证公差符合性;
3.通过工业4.0系统集成,检测结果可实时传输至质量保障系统。
这种技术融合为实现可靠质量控制和提升生产效率提供了全新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