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7/27
- 2020
-
QQ扫一扫
-
Vision小助手
(CMVU)
广州长步道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成立至今已有十个年头了,公司一直专注于中高端光学镜头,虽不算最早做工业镜头的公司,但是应该算得上发展最快的公司之一。近日,记者慕名采访了公司总经理白振,请他谈谈公司的发展和对行业的独特见解与思考。
记者:公司一直专注于镜头的研发、设计、生产制造,您也多次参与CVSM相机标准制定工作,可谓是行业内的专家,您看国内的光学镜头在国际上处于什么位置?两者之间有多大的差距,差距在哪里?
白总:非常感谢能给我这样一个接受采访的机会,不敢妄称专家。只是在镜头光学设计这一方面,有过很多年的实践经验。公司现在还有很多仍在实际销售的镜头,是我在四五年前设计开发的。其实我是后来才走上了管理岗位的,有了更多和行业优秀的人才交流和学习的机会。
每次在跟别人说我是做镜头的,别人都会问我类似这样的问题。比如,我戴的眼镜是德国一个品牌的,为什么那么贵,他到底好在哪里?难道中国做不到吗?其实和您一样就是比较中国镜头和日本德国之间的差异。这其实说明了一件事,当人们提到镜头的时候,第一个想到的是日本和德国。这就是我想说的中国、日本和德国镜头差异的第一点,就是在人们心中的地位差异。中国光学镜头自主产品发展较晚,日本德国在照相机领域形成了垄断地位、显微镜领域成为高品质的代表,这种用了几十年形成的品牌影响力在普通消费者心中是根深蒂固的。第二个差异我觉得是产品性能和品质。但是随着光学行业的产业转移以及中国镜头公司在研发、制造方面的快速发展,这方面的差距在迅速的减小,比如安防镜头、手机镜头。中国镜头以优秀的品质、快速的产品开发、丰富的产品系列、低廉的价格,迅速占领了市场,迫使国外镜头厂纷纷退出这些行业。不得不说,中国镜头,对这些行业的迅速普及和大范围应用是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在机器视觉行业,我相信未来也一定是这样的趋势。机器是否能大范围应用从而取代人工,一方面取决于机器的精度、速度和准确度,另一方面还取决于成本,在这方面中国企业有着天然的优势,但却不是唯一的优势。中国作为全球制造中心,我们还有市场优势,在客户的第一线,可以做到比国外企业更快速的响应。近几年,中国工业镜头行业也出现了非常多优秀的企业,不光在国内,在国际上也取得了非常好的知名度。中国的光学镜头,在要求更严格的工业领域,形成行业的认同,并实现国产化一定是必然趋势。
记者:公司一直坚持着研发属于自己的产品,也为客户提供个性化产品设计及综合解决方案,请问公司最近有什么新的产品面世?
白总:公司在标准焦距FA镜头系列有最齐全的规格和稳定的品质。今年我们即将推出对应2.4微米芯片的一系列镜头,比现有产品的分辨率提高了一个档次,可以满足在高精度检测,测量应用更高的要求,在展会上,这些产品就会和大家见面。另外一个新产品是对应1.5亿像素相机的镜头,我们也是行业第一家推出对应这个行业最高分辨率相机的镜头厂家。目前这个镜头已通过了多家液晶面板、手机屏检测厂商的测试,因为完全是针对这颗芯片开发,在实际应用中将这个芯片的分辨率效果发挥到了极致。公司凭借在线扫镜头多年积累的关键零部件加工,生产组装以及测试的经验,也保证了这个镜头在量产过程中非常好的品质一致性。
记者:公司在发展过程中团队建设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强大的公司必然需要一支“精锐”队伍作支撑,您是如何带领队伍一步步向前走的,有什么秘诀可以给大家分享的吗?
白总:我们在这个行业中虽不算最早做工业镜头的公司,但是应该算得上发展最快的公司之一。我觉得长步道的发展,并不是靠得什么秘诀,靠的是不断满足客户提出的新需求,靠的是不断向看优秀公司学习,靠的是在市场竞争中不断地完善和提高自己,我们只是想踏踏实实的做事情把产品做好。我希望我们的团队应该永远保持一颗开放的心态,永远保持进取心,永远保持虚心,永远不满足,沉下心来,好产品是精心打造出来的,需要这样的匠心。
记者:公司一直专注于镜头产品及服务,未来是否会一直专注于这一领域,还是会有更大的战略布局?
白总:我们一直以来立足于光学镜头方向。除了工业镜头我们还在安防监控镜头,消费类镜头,例如视频会议镜头,运动航拍镜头都有丰富的产品线。除了镜头,我们所有的镜片加工都由自己生产,有球面镜片加工生产的技术,非球面镜片加工技术,红外镜片加工技术。随着互联网5 G、AI等技术的应用发展,光学镜头应用于各种新兴行业,迎来了非常好的发展契机,特别是在机器视觉行业,我们还有广阔的发展空间。我们会沿着两个方向,第一是标准化工业镜头产品线,不断丰富产品系列;第二在高端产品和特殊行业应用解决方案,为客户提供订制化服务。长步道会一直专注于光学镜头领域,和所有从业者们一起为客户提供更有价值的产品,一起把这个蛋糕做大。
记者:您作为镜头专家对这个行业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您对于目前镜头行业的现状怎么看?对未来有什么期许?
白总:自图像数字化开始,光学镜头就和电子行业、互联网行业紧密联系了起来,也迎来了光学镜头的快速发展期。电子行业里著名的摩尔定律也就是每一美元所能买到的产品性能,每隔18个月翻一倍,这个规律已经持续了超过半个世纪。电子行业的快速发展,对光学镜头提出前所未有的要求,在机器视觉行业,客户的定制开发以及对快速响应的要求,对光学镜头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光学加工的工序长,工序多时间长,使镜头的打样周期成为了视觉设备开发的时间瓶颈。虽然国内的镜头公司在这一点上已经领先于国外光学厂家,但仍和客户对我们的要求有差距,我们需要在小批量多品种,柔性化生产,快速打样方面寻找更好的解决方案,解决了这个问题也同时降低开发成本。另一新问题就是传统光学的评价以目视为主,不管是照相机,还是显微镜,都是最终为了给人眼提供图像。所以机器视觉镜头和传统的镜头的评价方式,就产生了根本的差异。传统的光学评价设备和方法,在机器视觉领域已经不被大家认可和通用,所以一个被行业认可的,统一的评价方法,成为了从镜头应用端,镜头生产商非常渴望建立的一个行业标准,目前,我们机器视觉联盟标准化委员会一直在做这项工作,并朝着既定的方向一直努力着,我相信,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奋斗和团结一致,这项工作一定会做的更好,可以帮助行业企业,向更加规范,更加标准化,更加便利的方向发展。
-
-
丁丁
杭州灵西机器人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
创新是一个国家发展的不竭动力,更是一个企业发展的灵魂。杭州灵西机器人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就是这样一家以创新为立身之本的新型科技企业,尤其是以2.5D线扫相机入围机器视觉创新产品TOP10,为锂电行业乃至更广泛的工业制造领域带来了深刻的变革与贡献。近日,《机器视觉》杂志特邀杭州灵西机器人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CEO丁丁先生,详细解读了这一创新产品的技术亮点,并就公司的创立初衷、技术创新、市场前景以及未来趋势等话题进行了深入交流与探讨。 -
霍永峰
成都恒坤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
在光的世界里,每一次细微的发现都可能开启一场新的技术革命。作为无处不在却又难以捉摸的存在,“光”正悄然改变着我们的“视界”。在这个充满机遇与挑战的时代里,《机器视觉》杂志有幸对话成都恒坤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霍永峰先生,他以其卓越的学术背景、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和深厚的技术积累,为我们揭示了光学技术如何一步步“改变视界”,为智能制造与工业检测注入新的活力。
- 上一条:做最受尊重的光源应用服务商
- 下一条:坚守初心才能赢得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