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访>正文
日期
08/05
2021
咨询
  • QQ扫一扫

  • Vision小助手
    (CMVU)

从产品代理到研发的跨越
收藏
2021-08-05 09:49:48来源: 中国机器视觉网2033

锡明光电是国内最早进入机器视觉行业的企业之一,公司历经18年的发展,积累了丰富工作经验、管理模式和文化底蕴。特别是近10年,与国外一流品牌精诚合作,开阔了的眼界视野,提升了战略决策能力,储备了一批掌握核心技术的优秀人才。虽然一路走来爬坡过坎,艰辛而曲折,但事实一次次证明,胜利总是属于勤奋和拼搏。

IMG_5942.jpg

上海锡明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总经理王振宇

M:锡明光电作为机器视觉行业的老牌企业,可以说见证和经历了中国机器视觉的发展史,您如何看待当下机器视觉市场的发展?您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W:国内机器视觉起步较晚,但发展速度与势头大家有目共睹。时下,机器视觉已经从高端品变成了大众消费品,无论什么样的客户都可以很方便的使用机器视觉产品,不再是只有少数外资企业、头部企业才能用得起的高档消费品。对于中低端的视觉产品,已从蓝海的竞争市场逐渐变成了红海的竞争市场;对于中高端的产品,开始从普通的读码、视觉逐渐趋向于深度学习人工智能,这个趋势将在未来5到10年得到迅速发展,形成日新月异的产品线。之前几年是汽车、电子和3C蓬勃发展的时期,接下来数字化和协同制造会迎来另一个发展高潮,从工业4.0和智能制造2025,上升到现在的数字化协同,机器视觉将在其中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

M:提到锡明光电,大家都会想到“康耐视中国区代理”,请您谈谈公司产品的特色与优势?

W:我们不光做机器视觉,同时也涉足到LED特殊光源的制作。比较自豪的是我们把机器视觉应用在汽车线束行业,并做成了标准化的汽车线束行业的检测设备。其中,设备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已达到行业内用户的最高使用标准。别人要3个月才能交付,而我们只要一个月就可以从设计、生产、制作到调试完成交付,极大的降低了生产成本,缩短了制作周期。同时,我们还提出了“智能空间”的新概念,这不仅是指智能生产线 ,还包括“人机料法环”在内的所有信息采集和传输。

我们把深度学习集成到三维立体抓取中,虽然每个产品都是代理,但通过集成,我们拥有了自己的产品,做了高端产品的跨界。因此,相比其他代理,我们拥有了自己的专属产品。打个比方,别人是卖最好的黄沙,最好的水泥,但我们是卖房子的。在卖房子这块,我们树立了第一块牌子,因为我们有自己的产品,和他们不一样。

M:您认为一家优秀的企业应该具备哪些先进理念和管理模式?

W:一家企业应该随着市场变化、企业发展随时调整步伐。企业经营初期,我们的经营理念是一切以客户出发,客户要什么,我们给什么,客户什么时候要,我们什么时候给。随着市场发展,企业壮大,我们则需要以人为本。员工是我们企业发展的基石,这个阶段,企业要让员工满意,一切以员工为中心,帮助他们成长。同时要建立完善的企业管理制度。帮助每位员工做好最合适的职业规划,调动每个人的积极性、主观能动性,创造更大的价值。从客户优先到以人为本,就像华为说的,让有贡献的人先富起来,享受创造的价值给我们带来的回报。

管理方面,万变不离其宗,执行力是决定一个企业是否能够快速发展的基础,一个优秀的团队是企业生存的基础条件。公司的班子成员,是公司带领整体员工快速前进、发展、变革壮大的动力。细节决定成败,态度决定一切,数据决定我们的效率和走向。我们把企业文化贴在公司醒目处:从进入锡明的第一天起,我会忘记大约、好像、应该、我以为、可能这种词语。一切以数据说话,我们将企业文化记录在员工手册里,要求每一位员工必须倒背如流,像厨师一样熟练、快速、准确的介绍我们的菜谱(也就是公司、客户、产品、项目案例和成功应用)。

M:目前公司面临的发展瓶颈是什么?如何解决?

W:公司从3个人到30个人,从100个人到300个人的时候,每个不同的阶段,企业都会进行变革,这是涉及项目管理、公司治理等方方面面的变革。公司刚起步时要保证生存,一切以客户为本;等公司壮大了,创始人要把这个所谓的权利交付给每个不同的部门。这个时候要由权力交接人员执行相应的职能,以此分担公司创始人的管理工作。后续发展是公司创始人的进一步向后退,这个阶段公司总监、副总要逐步站到前面,要去协调整个公司或者不同的事业板块,要管理不同的行业乃至不同的区域上面的经营。他需要跨领域,跨行业的管理和协调,要能够独立自主的站在公司更高的层面,需要站在公司创始人、总经理的立场上面去看待本部门的工作。在这个过程中间,我们遇到的问题是:部门的负责人即将成为承担更高职责的总监和副总,这需要技术及知识从一个专业板块扩展到多个业务板块,是技术与知识跨领域、跨行业的集成。这个时候人才梯队的培养和个人能力的突破性发展,就会成为企业发展的瓶颈。

针对这种情况,公司从内部的管理和协调出发,派出我们的核心员工去参加培训。公司治理不仅需要业务知识方面的技能,在管理方面,也要帮他们做更好的拓展和延伸。派他们到外面好的企业、学校学习进修,比如华为、博世、BAT等公司,交大、复旦等各种MBA学校、商学院。接下来我们要做股权激励,让每一个为公司创造价值的人,成为公司真正的主人,去分享创造价值给我们带来的成果和喜悦。从马斯诺理论出发,这是从生存、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归属感到受尊重和自我实现的过程。

M:十八年的发展,锡明光电在研发、市场、销售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请您就当下国情和国际形势谈谈未来机器视觉行业的发展趋势将会怎样?

W:中美关系是个主要因素,目前看,严峻的国际形势将催生本土化和自主化行业的进一步发展。当下我们也集中了自己的力量,做软硬件的研发,打造我们自身的产品和软实力。国内的机器视觉的公司大都如此,我们携手共进,立足于同一战线,研发属于我们自己的智能相机和软件系统,尤其是在深度学习这个领域,国内的旷视、商汤、思谋、创新奇智等公司都将加大这方面的投入。随着原来做安防的海康、大华等公司的介入,一方面大大降低了机器视觉的成本,在巨大销售市场的推动之下,他们的品质将不断的优化和提高,同时也将极大的给他们软件的完善和进一步迭代成为可能,提供更好的平台和资源。以中国最大的应用市场来很好的消化吸收国外产品的先进理念,迎头赶上和超越这些产品性能的时间指日可待,相信不久的将来,中国庞大的市场必将推动这些公司成为世界上最成功的机器视觉深度学习的公司。

M:您曾提出“一个中心和两个基本点”的企业发展模式,能简单介绍一下吗?这种发展模式为公司带来了哪些新气象?

W:公司创立初期,我们提出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八颗卫星的产品理念。以机器视觉为中心,以打标、读码、信息化系统和机器人为两个基本点。随着市场的发展,后续我们又做了优化。要建立中国专业的机器视觉测试平台,打造以机器人和机器视觉为核心的智能制造生态圈。无论是美国的康耐视还是丹麦的优傲,都在打造自己的生态圈。以视觉为中心的生态圈,以协作机器人为核心的的UR+生态概念,与合作伙伴相绑定,共同创新出更高一级的产品,满足客户的需求。标准化的产品、模块化的产品,性价比更高,更符合市场的规律。早年的这个理念帮助了我们公司的业务拓展、市场开拓、合作伙伴建立等多个方面,极大的推动了公司的发展。

M:随着“十四五”计划的发布,创新发展、人才驱动、智能制造再一次引爆工业发展的浪潮,在这大趋势下,您比较看重中国机器视觉市场上的那些领域?是否会在这些领域重点布局?

W:创新发展、人才驱动、智能制造都是我们当下的焦点。在新时代下面,我们提出了数字化和协同制造的概念。我们不仅仅是为智能装备提供移动机器人,装上眼睛,装上腿,我们更要把整个工厂的人机料法环所有信息采集过来。我们要给我们的客户提供的是“智能空间,万物互联”,包含机器人、机器视觉、语音、掌纹、皮肤。我们所有的传感器信息采集上来,通过边缘计算到云端,进行云端处理,经历整个信息化系统平台。通过这些数据采集、传输,最终形成我们的信息化系统。通过打造WMS、MES所融合的企业管理驾驶舱,以此来贯穿从订单到生产、制造到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工厂运营,所有信息在内的解决方案。为整个工厂的数字化、协同制造创造了无限可能。在深度学习和数字化上面,再加大我们的投入,并将从上层建筑方面打造公司更高的核心竞争力。

在汽车电子方向,目前因为中美贸易的摩擦与新冠病毒的肆虐,对芯片的需求更为严苛,行业内竞争日趋激烈,我们计划将在食品饮料、医药和教育行业这三大板块,投入新的人力、物力,去拓展我们涉猎领域的广度;在深度学习和数字化方面,我们会一步一个脚印,走得更加扎实,以此来加深我们的深度。也希望在未来的3到5年之间,企业发展能够乘势而上,更上一层楼!


  • 陈坚松

    访苏州阿普奇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兼董事长

    访苏州阿普奇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兼董事长陈坚松
  • 丁丁

    杭州灵西机器人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

    创新是一个国家发展的不竭动力,更是一个企业发展的灵魂。杭州灵西机器人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就是这样一家以创新为立身之本的新型科技企业,尤其是以2.5D线扫相机入围机器视觉创新产品TOP10,为锂电行业乃至更广泛的工业制造领域带来了深刻的变革与贡献。近日,《机器视觉》杂志特邀杭州灵西机器人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CEO丁丁先生,详细解读了这一创新产品的技术亮点,并就公司的创立初衷、技术创新、市场前景以及未来趋势等话题进行了深入交流与探讨。
  • 霍永峰

    成都恒坤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

    在光的世界里,每一次细微的发现都可能开启一场新的技术革命。作为无处不在却又难以捉摸的存在,“光”正悄然改变着我们的“视界”。在这个充满机遇与挑战的时代里,《机器视觉》杂志有幸对话成都恒坤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霍永峰先生,他以其卓越的学术背景、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和深厚的技术积累,为我们揭示了光学技术如何一步步“改变视界”,为智能制造与工业检测注入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