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01/07
2021
咨询
  • QQ扫一扫

  • Vision小助手
    (CMVU)

起高楼宴宾客到楼塌了,人脸识别技术变「群嘲」
收藏
2021-01-07 10:51:22来源: 中国视觉网

堪称AI技术落地应用「荣光」的人脸识别,口碑崩了。

非常巧合,过去半个月来关于人脸识别的负面新闻密集出现:

“人脸识别第一案”:法院判决杭州野生动物世界删除原告办理指纹年卡时提交的包括照片在内的面部特征信息——商用人脸识别争议落锤;

市民为防止人脸识别戴头盔逛售楼处——民众抵触心理加剧;

94岁老人办银行卡被抱起做人脸识别——引发智能化脚步是否过快且冰冷的讨论;

天津立法禁止市场信用信息提供单位采集生物识别信息——政策法规出手明令禁止。

在科技舆论圈,人脸识别「实红」,是被带到大众舆论聚光灯下的技术,也是最先大规模展开的AI应用技术,如今却成为「群嘲」,成为科技伦理探究便利与边界的绝佳案例。

数据采集与分析遍地皆是引发的社会议题——隐私侵犯、信息泄露,确实是人脸识别不可回避且必须解决的问题。

同时,正如所有改变人类社会的新技术那般,人脸识别也是一个新赛道、新的投资机遇,法律边界、用户维权这些问题虽都尚未解决,但人脸识别的相关产业链早就已经走起来了,甚至已经在各大行业扎根颇深。

截止今年10月,据企查查数据统计,全国共有10443家企业的名称、产品、品牌、经营范围涵盖「人脸识别」,从成立时间来看,近5年相关企业数量不断在剧增,2019年成立了1955家,2020年至今就新增1139家。


这上万家含有人脸识别的企业中掌握市场与热度的主要有三类:

1、拥有庞大数据积累资源和资金研发优势的互联网巨头企业,掌握数据与生态优势;

2、以核心识别算法为主打优势的初创企业,掌握软件技术优势;

3、硬件设备生产制造为代表的传统企业,掌握硬件制造优势。


BAT研发人脸识别,怎么着都不是亏本买卖

2015 年以来,国家密集出台了《关于银行业金融机构远程开立人民币账户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给人脸识别普及打开便利。

也是五年前,马云在一场消费电子信息通信博览会上现场演示完成人脸识别支付,马爸爸现场刷脸“淘”了件宝贝送给了现场观众。

展示刷脸支付的马云


Please smile to the camera.

就是这场博览会上马爸爸对着手机的「惊鸿一瞥」,让支付方式又迎来一大新潮流。

蚂蚁金服围绕人脸识别技术应用展开了一系列的生活场景落地探索工作。2017年,杭州万象城肯德基的K PRO餐厅正式上线了刷脸支付,2年时间,刷脸支付从博览会进入公众消费视野,这是支付宝刷脸支付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次商用。

随后,刷脸支付的浪潮在全国席卷,热度及普及度无需赘言。人脸识别这项未来感十足的技术也为当时的蚂蚁金融更加强了“金融科技”中的科技味儿。说来也巧,蚂蚁集团这头世界上最大的独角兽终于肯浮出水面,却也因金融科技监管被延期上市。

但人脸识别对互联网大厂来讲确实是怎么着都不会亏的买卖。除阿里外,腾讯和百度两家也早已布局:

● 2012年,百度基于人脸识别技术推出了国内第一款全网人脸搜索引擎;2013年,百度媒体云正式推出人脸识别服务;2016年,包含人脸识别技术的百度大脑正式对外发布。

2012年,腾讯优图成立,2012-2013年之间,基于腾讯优图研发的人脸识别技术在QQ空间中进行运用;

2018年,腾讯优图实验室再次升级为腾讯计算机视觉研发中心,加码研发投入。

优图的技术也早已落地,曾让它一战成名就是:突破跨年龄人脸识别,助力警方寻回被拐十年儿童,当时还上了央视金牌节目《等着我》,名利双收,让大众尝到了人脸识别的人情一面。

简而言之,通过人脸识别技术的研发、应用,不仅可以进一步丰富互联网企业的产品服务生态,同时还可以依托企业成熟的生态领域和庞大的数据资源池,快速实现场景渗透和应用落地。


受资本热捧却依然难闻到「钱味儿」的初创公司

人脸识别各类公司中,BAT生态完整、资金雄厚,但并不是最闪耀的角色,最起码在资本市场中不是,那谁是?

是以核心识别算法为主打优势的初创企业。

前些日子,云从科技冲刺科创板IPO的新闻,又引发了AI四小龙(其他三家分别为:商汤科技、旷视科技和依图科技)谁能先成为第一股的猜测。

“AI四小龙”还有个别称,叫「CV四兽」,顾名思义都是计算机视觉起家,他们的崛起离不开人脸识别。

其中旷视科技英文名还是“Face++”的时候,与蚂蚁金服合作研发的支付宝的人脸识别技术“Smile to Pay”,就是马云2015年博览会展示的那款。



伴随着以深度学习为主的第三次人工智能浪潮,AI这把火烧透了人脸识别这个狭小赛道。

人脸识别是AI领域融资最多的方向之一,。这四位更是真·资本宠儿,且在吸金方面各有千秋:

商汤、旷视、依图都颇受阿里青睐;云从科技的投资方有国资背景,云从因此被称为“AI国家队”;商汤科技则拿到了AI四小龙中最高的融资额。

当然,高额融资的另一面就是巨额亏损,巨额亏损似乎是人工智能领域的常态,云从科技尽管三年「流血」23亿元,但对比之下,云从似乎亏得还不多。

依图科技过去三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亏损11.66亿元、11.61亿元和36.42亿元;旷视科技在2016-2018年分别亏损3.42亿元、7.58亿元和33.5亿元,2019年上半年的亏损更是达到惊人的52亿元。

因此这些人脸识别起家的初创公司面临的问题则是:如何独立行走,亏损之路何时停止。

位列管理大师榜单第二名的查尔斯·汉迪(Charles Handy),曾经提出过著名的“第二曲线”理论:

「一切事物的发展都逃不开S型曲线,即“第一曲线”,如果组织和企业能在“第一曲线”到达巅峰前,用尚存的资源找到能带领企业二次腾飞的“第二曲线”,实现向死而生,企业永续增长的愿景就能实现。」

凭借高端前沿技术、资本热捧以及各类科技趋势东风,明星初创公司基本已经到达第一曲线,但一旦提及盈利能力谁都说不好。

人脸识别公司最开始的优势是算法,但随着相同赛道上各家算法技术的进步,事实上同一梯队上的公司技术差距已经越来越小。这也就意味着靠售卖SDK软件的变现的方式很难行得通。

纯靠软件为生的技术企业在整体产业链中的价值环节相对薄弱,只凭软件是无法打通下游应用,也就无法融合渗透多元场景,企业的竞争实力将明显受限。

直白来讲,依靠融资甚至上市还能为AI输血多久,能否支撑到“第二曲线”上扬的那一天,正是当下各类人脸识别起家的AI公司房间里那头不能忽略的大象。

过去几年,AI四小龙也确实开始寻找差异化的商业模式和发展空间,人脸识别早已不是他们对外打的主王牌了:

  • 2019年初,已改名明志的旷视科技(英文名变为:MEGVII)宣布战略转型,发布物联网操作系统河图,进军AI物联网。

  • 依图则选择了充满荆棘且更烧钱的造芯之路,冲刺硬件,但确实效果不错,依托自研AI芯片“求索”, 在仅凭穿着、步态特征的条件下,已能将 ReID(行人重识别)做到 2017-2018年人脸识别的精度。

  • 最早布局智慧金融、智慧安防领域的云从,也已进入潜力与市场更大的智慧商业版块,合作客户包括小米之家、国美、捷豹、路虎、东风日产、一汽大众等。

  • 商汤的业务亦是覆盖智慧城市、教育、医疗、零售、AR等多个领域。

人脸识别,传统制造业的进阶与转型机遇

都说要有硬件才能好,有了硬件的公司真的香了吗?

是的,人脸识别对于传统硬件生产商确实成为了转型风口,而且还不需要像初创企业那般大规模烧钱研发:传统设备制造企业只需通过人脸识别软件算法的开发植入,便可轻易实现商业应用。

以海康威视为代表的传统硬件生产商,即可提供硬件产品,同时也可提供综合型解决方案,并具备项目实施能力。相关代表产品有视频监控设备、金融自助服务设备、闸机出行设备等,涉及领域涵盖了目前人脸识别主要商业落地的安防、金融、交通出行、智慧园区等场景。

传统有传统的好,传统企业的硬件产品完善程度、生产制造能力和覆盖全国的销售网络渠道都是初创企业甚至是BAT这种互联网巨头无法相比的。如果再提高软件开发实力,这些企业还能再能抢占一下市场份额。

隐私安全、信息泄露这些问题是一定要解决的,机器于人本质只是工具,不能反其道而行。而如果让机器迁就人、为人服务,效果依然是美好的,人脸识别在抗疫过程中的表现尤为突出,人脸红外测温、人脸乘梯等等延伸的新产品助力抗疫。

起高楼宴宾客到楼塌了的故事,放在商业帝国或某个企业中固然是看客眼里的精彩,但技术无罪,它也会永远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