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04/23
2025
咨询
  • QQ扫一扫

  • Vision小助手
    (CMVU)

“天价关税”当前,工业机器人厂商还能赴美掘金吗?
收藏
2025-04-23 16:12:43来源: 中国机器视觉网

4月2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对约60个国家和地区增收“对等关税”,掀起了新一轮关税战,对中国更是层层加码、针锋相对,加征税率从34%起一路飙升,截至4月15日,美国白宫官网显示,中国商品最高将面临245%的关税。

美国市场在中国机器人的出海格局中有怎样的市场地位?面对关税大棒,机器人企业又是如何面对关税带来的挑战?

工业机器人到美国掘金,市场有多大?

宇树科技华南区总监林志龙针对关税问题曾表示:“关税的影响肯定是有的,但海外是一个很大的市场,美国只占了其中一部分,我相信国内没有哪个企业说如果我不做美国市场,公司就不行了。”

那么中国工业机器人对美国市场的依赖程度究竟如何?结合中国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高工机器人分析,在过去5年里,中国每年约有8%~19%的工业机器人出口流向美国,但出口到美国的贸易额占比始终在10%以下,也就是说,美国市场占中国工业机器人总出口贸易额占比不足十分之一。

微信图片_20250423161626.png

具体来看,2024年中国有13223台工业机器人销往美国,占工业机器人总出口量的8.2%。从出口贸易金额来看,美国是中国工业机器人的第六大市场(4.9亿元人民币),前五位分别是越南、韩国、俄罗斯、印度、泰国。

(注:中国海关总署公布的工业机器人申报类型编码含工业机器人、协作机器人、喷涂机器人、焊接机器人、集成电路工厂专用的自动搬运机器人、其他多功能工业机器人、未列名工业机器人,本文所指工业机器人包含以上类型。)

从出口数据来看,销向美国最多的类型是普通工业机器人,其次是未列名(其他)工业机器人、协作机器人。

微信图片_20250423161634.png

从出口平均单价来看,2024年中国向美国出口的喷涂机器人价格较高,平均单价达44.6万元/台,高于向全球出口平均单价(27万元/台),而向美国出口的协作机器人、焊接机器人、晶圆搬运机器人则均低于向全球出口的平均价格。

根据中国海关总署数据统计,自2022年以来,中国向美国出口的工业机器人数量呈现下降趋势,直到2025年第一季度才有所回升。

微信图片_20250423161637.png

值得注意的是,在本次“关税战”双方互飙税率超过100%之前,1-3月份特朗普政府就发布了多项关税政策,如以芬太尼管制为由对中国进口商品的关税提高至20%,对所有进口至美国的铝和钢铁加征25%的关税等措施,对进口汽车及零部件加征25%的关税。

税率的变化已经让不少海外企业开始有意“囤货”。中国海关总署数据显示,今年1-3月,中国向美国出口的工业机器人数量达到6500台,相比去年同比实现了2倍的增长,向美国出口的工业机器人贸易金额达到1.92亿元,同比增长72.58%,美国一举超过印度、韩国、日本,成为中国工业机器人第二大出口目的地。

山雨欲来风满楼,到3月份,向美国出口的工业机器人数量环比大幅度下降,从2月份的3247台下降到1161台,主要原因是3月份大额订单数量下降,同时出口美国的综合税率已经达到20%。

微信图片_20250423161640.png

从出口产品类型来看,关税冲突对协作机器人的影响较大,今年1-2月份,累计有2184台中国出口的协作机器人销往美国,但到3月份,向美国出口的协作机器人又变为161台;其次是普通工业机器人,从1月份的1394台下降到了3月份的212台。

从出口数据不难看出,关税壁垒的影响已经初现端倪,3月份出口美国的机器人数量下滑可能只是一个开始。进入4月,虽然整体出口数据尚未出炉,但在高达145%~245%的累计关税基准下,在出海美国的征途上,关税带来的全球风暴很可能已经是乌云密布。

机器人企业如何应对关税影响?

面对美国的“关税大棒”,机器人企业又作何回应?埃斯顿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在美国收入占整体收入规模较小,且埃斯顿目前国内没有直接出口美国业务,目前来看受美国加征关税影响有限。

新松机器人在新公布的财报中表示,目前已在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德国、日本、墨西哥等世界多国构建营销、服务网络,并在产品、技术、人员、服务等多方面满足客户的本地化需求。

虽然新松机器人没有直接表明关税对美国业务的影响,但值得一提的是,新松机器人在财报中提到的已布局的海外地区中,新加坡可以享受对美出口关税最低的10%税率、墨西哥大部分产品甚至可以享受对美“零关税”。

美的集团在投资者调研中表示,其业务遍及200 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美国的收入占比很低,库卡的移动机器人的海外收入占比已超过 50%,未来还将持续拓展海外制造布局,推动海外新工厂的建设与投产。

睿尔曼智能透露,在当前经济环境具有极大不确定性的情况下,海外客户的很多采购行动会处在暂停和观望的状态,但因为其生产核心零部件,对供应链和成本具备很强的管控能力,长远来看抱有很大的信心,并不会受到太大影响。

一位机器人核心零部件厂商告诉高工机器人,近年来其大客户多来自美国的科研机构和高校,本次关税事件给企业带来成本增加、订单波动的影响,但后续的政策还有待观望,他判断这种影响不会持续太长:“因为产品足够具有竞争力,很多时候我们是海外客户的唯一选择。”

一位机器人集成商表示,办法总比困难多,价升量降是必然的,过去的通用做法是通过涨价来覆盖掉关税成本,因为产品本身价格就足够低,利润高,涨价的影响并不大。

也有部分企业表示:“通过来料深加工转到东南亚、印度再出口,照样有利润。”,部分企业在海外地区和低关税区(如墨西哥、新加坡等)建立了本地工厂,减轻了中国本土出口贸易带来的关税影响。

因为美墨加贸易协议(USMCA),墨西哥成为享受“对等关税豁免”的港湾,正在逐步受到中国企业的青睐。高工机器人通过梳理发现,今年第一季度,中国向墨西哥出口的工业机器人贸易额同比增长60%,增速仅次于哈萨克斯坦、美国、越南、印度。

除了工业机器人本体及零部件之外,关税事件对机器人下游客户的影响同样倍受同行关注。

一位业内人士表示,因为工业机器人本身直接出口美国较少,他们更多关注的是汽车及零部件行业、3C电子行业等下游的需求,如为苹果、特斯拉、英伟达、亚马逊等巨头服务的国内代工企业,会不会因为关税问题导致对机器人的订单需求下降,以及进一步向海外的产业转移。

4月13日,美国海关发布了对于部分消费电子产品的“对等关税”豁免公告,智能手机、电脑、芯片等免于新征关税,但仍要征收20%的“芬太尼关税”,让许多从业者松了口气。

同时有多家果链企业发声,如蓝思科技、立讯精密、歌尔股份、欧菲光等企业表示,关税对整体经营影响非常有限。立讯精密表示,电子制造业供应链厂商通常采用FOB模式,即供应链企业不需要承担关税,关税由进口商承担。

再看汽车及零部件行业,根据特朗普签署的行政法令,对于所有进口的汽车及汽车零部件征收25%的关税,分别于4月3日和5月3日开始执行,通过税率计算(含豁免等)销往美国的汽车零部件的综合税率将达70%、动力电池的税率将攀升至132.4%。对于以外销为主导的汽车零部件厂商,会受到关税带来的成本负担的严重冲击。

为了应对关税冲击,许多汽车零部件厂商提早已在北美布局,三花智控、拓普集团、旭升集团、东山精密、赛轮轮胎、延锋国际等企业均在墨西哥建设了制造工厂。如拓普集团的墨西哥工厂一期已于2024年投产,计划冲刺年产330万套轻量化底盘系统建设,主要服务特斯拉等北美市场。旭升集团首个海外基地的墨西哥工厂预计在明年第四季度逐步量产,今年3月刚派出首批运营人员奔赴墨西哥。

也有企业计划在低关税区火速建厂,如道通科技近期宣布拟定在墨西哥新设工厂,快速实现在低关税区域的制造产能部署,逐步降低美国市场所占整体收入的比例。

面对关税的挑战,可以看到各家机器人产业链企业基本上以乐观心态面对,当前美国市场在中国工业机器人的出口贸易占比不足10%,但也具备了一定的增长潜力,在关税政策变动较大、协商情况尚不明朗的情况下,直接面向美国出口,短期自然会直接承受较大压力。

可喜的是,除了出海东南亚各国之外,欧洲、北美(美国之外)、中亚“一带一路”等国家也正在中国机器人出口的新的增长引擎。同时关税作为一把双刃剑,许多从美国和海外进口的核心零部件和制造设备也会受到影响,给了国产机器人产业进一步抢占市场份额的机会。

对于任何机器人企业来说,只有聚焦核心产品和技术优势,增强自身的不可替代性,极大收获用户和供应链企业的粘性,让客户无惧关税阻碍;同时摆脱对单一市场的重度依赖,增强在国际舞台的科技硬实力,以不变应万变,才是在时代潮流和动荡的周期中,最为明智的选择。

(文章来源于高工机器人,如有侵权,请联系删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