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5/15
- 2025
-
QQ扫一扫
-
Vision小助手
(CMVU)
进入5月,具身智能上演“抢人大战”,头部玩家纷纷加码新锐企业。前不久,华为旗下哈勃出手,入股千寻智能,后者是一家国内领先的具备AI+机器人全栈生产力级技术能力的具身智能新秀。
5月12日消息,具身智能初企自变量机器人(XSquareRobot)完成数亿元A轮融资,由美团战投领投、美团龙珠跟投。所募得将用于持续加速全自研端到端通用具身智能大模型与机器人本体的同步迭代,以及未来多个应用场景的智慧化方案合作和落地。
作为国内最早实现端到端统一具身大模型的公司,自变量机器人成立于2023年12月,基于于“通用具身大模型”的研发,构建具备精细操作能力的通用机器人。
团队方面自变量机器人形成了“软硬双强”的阵容:软件算法团队具有Robotics Learning(机器人学习)与大模型双重专业背景;硬件团队则汇聚一批来自头部硬件企业的核心技术骨干与高管,具备成熟工程能力与量产经验。
该公司创始人兼CEO王潜本硕毕业于清华大学,是全球最早在神经网络中提出注意力机制的研究者之一;联合创始人兼CTO王昊是北大计算物理博士,曾在粤港澳大湾区数字经济研究院(IDEA研究院)担任封神榜大模型团队算法负责人,主导研发了国内首个个百亿级大模型和最早一批千亿级大模型之一Ziya。
清北双强携手,为自变量机器人注入顶尖的学术基因与创新动能,不断破浪前行。
构建具备精细操作能力的通用机器人
作为数字世界与物理世界的智能连接体系的重要桥梁,具身智能核心突破在于通用性、泛化性与可迁移性。相较于依赖预设轨迹、仅能在封闭场景执行简单任务(如抓取搬运)的传统自动化机器人,具身机器人打破“环境与任务双重预设”的桎梏,将视觉感知、语义理解、运动规划等能力整合为有机整体。这种从“机械执行者”到“自主决策者”的跨越,为机器人从工业车间走向千家万户开辟了新路径。
凭借技术深耕,自变量机器人选择了“大小脑统一的端到端大模型”路线,交出亮眼答卷。其自研的GreatWall系列(GW)的WALL-A模型,是目前全球最大参数规模的具身智能通用操作大模型。其多项性能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可实现机器人自主感知、自主判断、自主操作完成复杂而精细的物理世界任务。
像拉拉链、叠衣服、晾衣服等数分钟级的复杂长序列操作,WALL-A模型任务成功率超90%。而在面对未接触过的新任务场景时,其已展现零样本泛化能力,这正是迈向通用机器人的关键标志之一。
硬件层面,自变量机器人自主研发机器人本体与核心硬件产品,定义新一代适合AI模型操控的智能硬件。目前,其机器人本体已在多步骤复杂任务场景实现落地应用。
前不久,大健康产业的先行者泰康基于自变量机器人自研的端到端通用具身智能大模型和硬件产品,快速实现机器人自主制作咖啡。这也是具身智能率先在国内开放性服务场景实现落地的重要实践。双方还将携手探索通用具身机器人在养老场景的应用,致力于让“家庭机器人保姆”从想象照进现实。
写在最后
从联想之星投资的天使轮融资,到九合创投领投的天使+轮融资;从南山战新投、基石资本等投入总金额达到亿元级资金的Pre-A与Pre-A+轮融资,到光速光合、君联资本、北京机器人产业基金、神骐资本等联合注资的数亿元Pre-A++轮融资。
如此亮眼的“吸金”成绩,自变量机器人无疑已成为备受瞩目的“潜力股”。目前,自变量机器人累计融资金额超10亿元。
作为人工智能领域的前沿高地,具身智能近年来热度持续攀升,其通过赋予机器人类人化的感知、认知与行动能力,在智能制造、智慧服务等领域展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此番“双美团”强势投资,既是对具身智能技术发展前景的精准预判,更是美团在机器人赛道的重要落子。
曾经以“吃喝玩乐”深入人心的美团,自2021年确立“零售+科技”战略后,便不断在机器人领域大显身手。
美团不仅成立深圳市美团机器人研究院,还加码自动配送车与无人机研发。其更是构建覆盖上中下游的机器人投资版图,累计投资数十家企业。
从多次加注室内配送机器人普渡科技,到领投银河通用机器人7亿元天使轮,再到间接持股机器人圈“顶流”宇树科技的8%的股份,美团的投资版图不断延伸,覆盖手术机器人康诺思腾、通用智能机器人非夕科技等细分赛道,以及自动驾驶领域的毫末智行、轻舟智航,核心零部件企业禾赛科技、梅卡曼德等,堪称“全栈玩家”。
眼下,随着具身智能的发展,已然成为各行各业竞相角逐的“新战场”。他们纷纷押注具身智能,或许看中其"AI大脑+机器人身体"的颠覆性潜力,将重塑人机交互和产业形态。毕竟,科技的本质是让生活更美好。
从工业制造到家庭服务,从物流配送至医疗健康,机器人的应用边界正不断拓展。相较于传统自动化设备仍困于封闭场景的“预设剧本”,这场技术“战争”更预示着一个“机器人赋能千行百业”的全新时代正在加速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