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5/20
- 2025
-
QQ扫一扫
-
Vision小助手
(CMVU)
近日,多模态大模型国家队中科紫东太初(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科紫东太初“)宣布完成首轮数亿元融资,由知名硬科技投资机构中科创星领投,粤民投、武汉同为、中财金控、长兴基金等多家投资机构跟投。
所募得资金将用于公司在多模态人工智能技术研发与应用,致力于通用人工智能(AGI)使生活更加美好,同时加强在“人工智能+”领域进行深层次、宽领域、多维度的产业布局,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依托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孵化,中科紫东太初成立于2021年,是国内专注于多模态大模型产业化的高科技企业,致力于引领人工智能领域的前沿创新和应用。
该公司董事长王金桥,是中国科学院自动化所副总工程师,深耕视频分析与检索、目标检测与跟踪、图像分类与识别等领域。其核心研究团队来自中科院自动化研究所,具备深厚的技术积累与“国家队”科研底蕴。
基于全栈国产化基础软硬件体系,中科紫东太初研发“紫东太初”多模态大模型和跨模态通用人工智能平台,实现了从感知、认知到决策的跨越。
作为全球首个千亿参数全模态大模型,“紫东太初”大模型能够实现语音、图像、文本、视频、信号、三维点云等多模态的内容理解生成和检索增强处理,融合了丰富的多学科知识。其采用原生多模态学习统一范式,支持跨学科的科学探索、方案和模拟实验,让大模型更接近人类自然交互方式和应用规则。
当前,“紫东太初”大模型是首批通过中央网信办备案的人工智能大模型,并已从1.0迭代至3.0版本,为多模态人工智能的发展树立了新标杆。其中,3.0多模态智能体大模型能力全面对标GPT4o,可实现像人一样逻辑思考。
目前,该模型已助力智能汽车、智能制造、智慧医疗、智慧政务等20余个行业,落地100多个应用场景,服务超1000家企业,深度融入千行百业数字化转型。
在具身智能这一被视作AI未来关键演进方向的领域,大模型作为具身智能体决策的 “大脑”,正成为破解现实世界复杂任务的核心密钥。
中科紫东太初推出了里程碑式成果——首个机器人物理空间具身大模型PhysVLM。该模型实现了“环境感知-本体理解-决策执行”全链条技术闭环的创新成果,能够成为机器人的“智慧大脑”。通过机器人训练场的建设与使用,中科紫东太初将实现具身智能“大小脑”协同的机制,实现从感知到执行的端到端行为链路,为工业分拣、家庭服务等场景提供安全可靠的具身智能解决方案。
产业生态布局层面,4月,中科紫东太初与吉林省仿生机器人制造业创新中心签署合作协议。双方将共同开展具身智能领域的AI科技研发与应用落地,着力打造作为机器人“智慧大脑”的具身大模型,构建基于原创自主可控核心关键技术的仿生机器人产业链与生态链。
5月,紫东太初(佛山)具身智能创新中心正式成立,由中科紫东太初、佛山市工业和信息化局以及顺德区人民政府三方深度共建。
该创新中心将围绕核心技术研发、产业生态构建、人才培养引进等关键环节,大力推动佛山市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的创新与集聚发展,助力构建完善的产业生态体系。同时,其组建华南首个多模态大模型的全品类机器人训练场,为技术研发和应用测试提供有力支撑。
同日,中科紫东太初和广东联通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将充分发挥各自领域的独特优势,实现资源的高效整合与深度共享,为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发展提供更为坚实的技术支撑和稳定可靠的通信保障。
此外,中科紫东太初的《紫东太初机器人训练场项目》获备案。该项目计划总投资3亿元,建设周期为5年,占地面积约1万平方米,致力于打造具身智能基座平台,整合核心软件架构,牵引具身智能硬件升级,推动具身智能产业规模化、智能化和高质量发展。
眼下,政策利好持续释放,资本涌入热度攀升,企业加速技术攻关与生态布局形成多重推力,推动具身智能从实验室原型向工业、服务等场景的规模化应用跃迁。
(文章来源于维科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