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06/20
2017
咨询
  • QQ扫一扫

  • Vision小助手
    (CMVU)

人工智能要义:“智”不是全部 “人”才是关键
收藏
2017-06-20 11:22:59来源: 中国视觉网


  人工智能正成为全球经济领域竞争的热点,而无论是何种产业,人才始终是不可获缺的关键因素。但是我们也应当认识到,尖端人才能极大推动人工智能的发展,而人工智能进步的最终目的应当是“为人民服务”。

 

 

 

  人工智能要义:“智”不是全部 “人”才是关键

  人工智能是当下全球科技、产业的焦点之一,在我国也处于加速升温势头。如果要用一个字来概括人工智能最显著的特征,那可能是“智”,也就是可以替代部分脑力劳动的技术。然而,人工智能最核心的要义却应该是“人”。

  中国顶尖AI人才缺乏 太过依靠硅谷“赞助”

  人工智能是目前最火热的科技领域之一,中国互联网巨头和初创公司一直在进行激烈的竞争,从Google,Facebook,微软和世界各地的精英大学豪夺顶尖人才。中国科技公司雄心勃勃,但仍落后于Google,Facebook和微软,在AI领域,不得不依靠自由人才来帮助引导和激励企业的工程师。

  北京清华大学技术创新研究中心兼职教授董洁林说:“中国的顶尖AI人才非常少,很多人都是马马虎虎而没有原创性。没有高层次人才的指导,他们无法产生一流的工作成果。”

  百度在2013年开设深入学习研究实验室之后只能勉强招募一些硅谷人才,直到2014年聘请了吴恩达。但是3月22日,百度首席科学家吴恩达却突然宣布将从百度离职,一时间舆论哗然。

  李彦宏曾说:“吴恩达真的帮了我们的忙。”来自北欧国家的百度工程师去年十月告诉我,他加入百度只为从吴先生那里学习,尽管他的家人和朋友从来没有听说过百度。

  如今,吴恩达已经离开百度,返回了美国继续专注于人工智能领域的发展,这对于中国人工智能界来说,无疑是一大损失。聊以自慰的是,百度此前已经挖来了另一名在全球人工智能领域享有盛誉的顶尖人才——陆奇。

  此前李开复曾表示,在中国,AI研究并没有成为顶尖大学的重点。因此,中国公司喜欢聘请在美国大学学习的中国出生的工程师。他说,他们中的许多人在谷歌和Facebook等公司工作过大数据基础设施,这在中国是罕见的经历。

  因此,中国的人工智能领域人才发展,还要依赖于国家的重视与政策支持,依赖于教育水平、教育观的提升,依赖于基础研究的持续进步,依赖于社会人才培养体系的不断健全。

  AI人才发展尤为重要 中国已经迈出脚步

  2017年在瑞士达沃斯举办的世界经济论坛年会上,李开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互联网行业的下一个风口在人工智能领域。

  全球人工智能领域的融资金额在5年内已经涨了12倍,科技巨头们纷纷布局人工智能产业链,触发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的人才追逐争夺战。人工智能行业顶尖人才的实战分享和应用指导在人工智能学习中越发显得格外关键。

  今年的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小米董事长雷军就在提案中建议,要加强人工智能科研人才、技术人才的培养与引进,要加强人工智能的宣传与普及教育,尤其是从中小学抓起,培养学生们的人工智能意识,掀起人民群众学习人工智能的新浪潮。

  此外,全国政协委员、百度董事长李彦宏在出席记者会时对外国记者表示,希望能多报道中国的优势,因为我们希望全球优秀的技术人才不仅仅到美国去,到欧洲去,他们也能够到中国来,因为中国有最好的市场,有非常好的研究环境,我们希望在这儿能够作出更多的领先世界的成果。

  由此可见在中国科技巨头的心目中,对于高端人才的渴求是多么强烈。

  今年3月起,位于硅谷的终身学习平台——BitTiger与北京大学人工智能创新中心强强联合,开设了人工智能终身学习公开课,筑建人工智能人才高地。目前,BitTiger已邀请了在自动驾驶、语音助手、自然语言处理、计算机视觉、物联网、和深度学习架构等前沿领域都拥有多年研究与应用经验的专家,其中不乏硅谷科技创业公司的CEO、首席科学家、顶尖名校的博士生,打破时间及地域界限,让全世界的学员都有机会对话屏幕另一端的硅谷人工智能领域大牛。

 

  而这,只是中国探索人工智能人才培养的其中一步。

  人才推动人工智能发展 而发展成果应服务于人

  李开复曾经在采访中表示,中国如果想要在人工智能领域成为世界第一,首先要做的是想办法把国外的中国人才吸引回来,或者至少让他们在国外做跟中国相关的研究;第二,是培训人才,并不是清华、北大毕业的数学科学生毕业以后就能成为人工智能的专家,需要有人带他们,需要有课程刻意的培养他们;第三,要大大推动各个传统企业接纳人工智能,接纳新的算法,这样一来我国也就有了弯道超车的机会,才能在国际舞台上跟美国这样的人工智能强国比拼。

  吸引人才、培养人才的目的,是为了推动我国人工智能领域的突破性发展,而人工智能领域的发展最终应该回归到“服务于人”的本质上来。

  有人说,谁掌握了人工智能,谁就掌握了未来。这句话有道理但不完整。准确地说,谁掌握了人工智能并造福于人,谁才掌握了未来。一切引导、推进、规范人工智能的规划、政策和举措,均应立足于社会福祉,把有利于改善民生,为民众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政府主导的人工智能理论研究、人才培养等各项工作应把“为了人”作为衡量工作成效的根本标准,真正做到“目中有人”,不但在技术、产业层面,而且在价值、文化层面,发挥好示范、引导作用。

  对于民间资本主导的人工智能项目,政府在引导其快速发展的同时,应积极履行监管和调控职能,推动其以民生需求为导向,在解决交通拥堵、儿童走失、医疗卫生等百姓关心关注的问题上优先发展、率先突破,让群众真切感受到人工智能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