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02
- 2017
-
QQ扫一扫
-
Vision小助手
(CMVU)
制造业转移的趋势走向与国家前途命运关系甚大。全球范围内出现过四次大规模的制造业迁移,而创新因素是推动制造业大迁移的重要动力。当前,制造业升级和迁移面临的最大现实是全要素生产率的下降。近日,有外媒称,尽管看上去美国似乎在高端制造业势头强劲,但重心继续向中国转移。
中国大陆真正开始承接全球制造业转移,是在2000年之后。目前,广为人知的BAT,以及硬件制造相关的海尔、联想、华为、中兴、小米、富士康等厂商和品牌逐渐成熟,中国制造业已然形成一个自给自足、能为海外品牌代工也能推出自有产品的庞大体系。当前来看,中国制造业的利润率整体上仍比较低,但体系优势已经形成。
制造业转移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转移之后我们还能干什么,华为、联想们实在是太少了,这些中国的电子科技企业的订单,并不足以弥补外资撤离之后的制造业用工缺口,另外,更残酷的现实是,人口老龄化可能接踵而至,如果不在这个时候过多积累储蓄,未来老龄化到来,问题矛盾将更加突出。
然而,在英特尔和富士康宣布将在美国修建先进的工厂后,也许看上去美国似乎在高端制造业势头强劲。但是近日,美国《纽约时报》刊文《全球半导体产业重心继续向中国转移》。文章称,尽管看上去美国似乎在高端制造业势头强劲,但重心继续向中国转移。
为什么制造业有重新回流中国的趋势呢?一直以来,西方对中国的半导体产业进行着技术封锁,美国政府也在极力阻止中国相关企业的发展。可以说,半导体集成电路产业早已成为信息技术产业的核心,是支撑紧急社会发展和保障国家安全的战略习惯、基础性和先导性产业。但是要知道,中国是世界最大的半导体消费国,芯片需求量占全球45%。
不仅如此,制造业的可靠和速度比价格更重要,缺货绝对比高价带来更多损失。依赖于中国对规模巨大且完整的供应链和基础设施的投资,中国供应商在外国公司看来更加迅速,也更加可靠。去掉了基于成本优势的外衣,中国制造业正显示出更关键的内核。比如:完善的物流和配套体系,这是很多国家无法比拟的;中国广阔的市场前景、整个社会的创新活力等,都赋予中国制造业更强的生命力。
虽然前有欧美日等制造业大国,后有越南、柬埔寨等劳动密集型国家,中国制造业还处于转型的过程中,但中国制造业也有很多独特的优势,比如成熟的电商产业优势、完整的产业链优势、产业集聚优势、规模优势和政策优势等。
对于中国而言,也已经不再是“世界工厂”的概念了,而是市场引导的制造业布局的改变,这是本身结构发生的变化。中国和美国同为大型经济体,发展的最终目的都是形成吸纳包容其他国家产品的一种体现全球市场的格局,未来会有更多企业围绕这点进行产业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