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4/02
- 2018
-
QQ扫一扫
-
Vision小助手
(CMVU)
目前,市面上主流的屏幕分为LCD和OLED两种。其中,OLED屏凭借广色域、几乎无穷高的对比度、极高反应速度、可弯曲,省电等特点,已经成为了屏幕市场的主流需求。面对OLED屏幕的强劲的市场需求,LGD正在加速淘汰液晶面板,要把焦点改放到OLED。可见,液晶LCD和OLED显示屏的博弈,将要以后者的胜利而告终。
韩厂退出中小尺寸LCD面板
据韩国商报报道,LG最近关闭了位于Gumi(龟尾市)的5代线P4工厂,这是继3.5代线P2工厂后又一个关闭的LCD产线。预计在年底前,4代线P3工厂也将关闭。
说实话,面板技术升级转型的当口,LGD加速淘汰液晶,并不让人感到意外。尽管,目前LGD尚未向外界披露关闭工厂的任何计划,但观察人士普遍认为会基于现有设备升级改造,转投OLED。
据了解,LGD目前保有8代液晶面板厂(P8、P9)为主要生产线,已推出各种具有差异化的产品,例如超大型高分辨率的UHD TV面板和显示器。 该公司预定在2020年底前,对OLED产业投资20兆韩圜(相当于180.8 亿美元),厂房分别有位于坡州市的P10、E6,位于龟尾的 E5,以及一座位于中国广州的厂房。
而LGD也早在今年7月份宣布,将在广州建设新型显示器有机发光二级体OLED面板合资工厂,并拟投入约1800亿日元,这将是LG在中国的首个OLED大规模工厂。届时OLED成本、产能等问题将会得到逐步解决。
另外,韩国支柱企业三星也连续3年关闭一座7代线厂和两座5代线厂。并在韩国建设两座大规模OLED面板工厂,单是在2017年,三星就拿出88亿美元的资金扩大产能,并且把一些液晶屏工厂改造成为有机屏工厂。
由此可以看出,韩厂正加速淘汰中小尺寸LCD面板,转攻OLED趋势明显。不过,这也导致了LCD中小尺寸液晶面板供应吃紧,尤其手机面板将更加紧缺。
台湾面板厂商迎新的机遇
虽然OLED已经成为未来面板的发展方向,并且全球的面板厂商业都在积极布局,但是短期内OLED无论是受限于技术还是产能都无法彻底取代LCD,而韩系面板厂商因为产能调整无法供应足够的液晶面板,就给一些其他的面板厂商带来了机遇。
去年韩厂三星在关闭一座七代面板厂之后,引发了类40英寸电视面板供应吃紧,而此次LGD主动关闭面板厂势必会造成市场上面板供应结构的变化,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对于国产液晶面板厂商来讲是个主动介入的时机。
可见,随着三星、LGD等韩系面板厂商转型OLED,加之京东方等大陆面板厂商的产能以8.5代线以上为主,也就是生产55英寸电视面板为主力,目前拥有四、五与六代中小尺寸面板厂房,只有友达、群创、彩晶与华映四家。对于台湾面板厂商来说,由于LCD中小尺寸面板仍有需求,供应仍会吃紧,这将会迎来了一定机遇。
如果面板厂商能够抓住机遇,将有机会与更多厂商达成合作,同时能够打响自己品牌的影响力,与此同时,更重要的还是需要紧追一线面板厂商,抓住最新的技术,才能不被市场淘汰,这才是最好的出路。
液晶面板短期获益,后续发展仍需观望
随着中国信息化、工业化进程加快,车载显示器、工控显示器和医用显示仪等专业显示产品在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中越来越普及,成为了液晶显示市场的新需求增长点。总体来说,液晶显示模组在不远的时间内有潜在的暴利可图。
面对将来OLED对高端市场的冲击,液晶屏画质也提升到色域覆盖率高达110%的广色域,综合来看,整体在性能稳定,能耗低,颜色鲜艳等参数方面表现与OLED不相上下。
业内人士分析,液晶电视的商业生命周期,至少还有5-10年。尤其在大尺寸的TV领域,受限于OLED产能不足及售价过高,液晶电视市场仍然蓬勃。同时国内多家上游液晶面板企业仍然看好大尺寸LCD,纷纷开启投资建厂模式。因此,国内面板厂商将必定迎来新的机遇。
目前来看,液晶面板不可能马上消失,失去生命力;OLED面板也不可能马上引爆,成为绝对主导。 当然,在未来5-10年内彩电显示技术产业,必将迎来一轮深度的裂变。不过,再优秀的技术也需要内容的支撑。
根据《2018 全球显示屏与Micro LED显示屏市场展望》调研报告显示,2017年全球液晶显示生产规模为50.92亿美金。报告指出,虽然液晶显示具有一定的市场需求,但是受全球经济景气衰退的影响,全球LED显示整体市场成长有限,对传统显示的市场需求呈现下滑态势。现在全球主流的屏幕制造厂商,如LGD、BOE(京东方)等纷纷将重点放在了OLED上。倘若液晶屏没有较大的技术突破,差距只会被OLED屏幕路线加速拉开。
台工研院IEK预测,台湾面板产业产值年增率将在-1.7~1.0%之间,整体表现大致持平。影响面板产业的正向因素包括:2017~2018年欧美经济稳定,终端消费市场增温,有利延续面板产业成长趋势。工研院IEK建议面板厂商朝公共显示器、车用面板、电竞面板等利基型产品或高阶技术发展,并进行产品结构调整,以便对获利产生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