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21
- 2017
-
QQ扫一扫
-
Vision小助手
(CMVU)
芯片设计是集成电路产业链的前端,据悉2017年芯片设计市场占比达到38.76%,是中国集成电路第一大行业。但从趋势上看未来的芯片设计行业的增速会变得逐渐缓慢。归根到底最重要的因素是缺人才,人才之困急阻碍了芯片设计行业的发展。
“2017年,中国集成电路设计行业销售总额预计为1946亿元,比2016年的1518亿元增长28.15%。”近日,中国半导体协会设计分会理事长、清华大学微电子学研究所所长魏少军教授在中国集成电路设计业2017年会上发布了集成电路设计行业2017年发展状况的预统计结果。他指出,2017年行业预计总收入约合293亿美元,预计在全球占比接近30%。
设计、制造、封测、设备和材料等构成集成电路的产业链。2014年,国务院发布《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推进纲要》,明确提出“着力发展集成电路设计业”,强调“围绕重点领域产业链,强化集成电路设计、软件开发、系统集成、内容与服务协同创新,以设计业的快速增长带动制造业的发展”。
作为集成电路产业链的前端,芯片设计业的发展对产业整体而言意义重大。
芯片设计是“火车头”
“长期以来,中国半导体产业发展都比较滞后。不过,近年来在国家大力推动和支持下,得到快速发展。尤其在国家大基金推出后,中国半导体产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投资浪潮。”TrendForce集邦咨询半导体分析师冉玄同对科技日报记者说,“封测产业长期是中国半导体产业占比最大的一个环节,设计其次,制造第三。不过,设计业近两年快速发展,成长率最高。”
2016年,芯片设计首次超过制造、封装等环节,成为中国集成电路第一大行业。对此,魏少军曾表示:“设计业总规模第一次超过封装测试业,位列第一,这是非常有意义的变化。因为加工、封装都是为了产品,而直接产品的贡献就是设计,因此设计业理应成为第一大行业。”
冉玄同据此表示:“2016年集成电路设计业占比37.93%,封测业占比36.08%,制造业占比25.99%。预计2017年设计业占比会继续增加,达到38.76%。”
“按照纲要要求,2020年设计行业销售总额要达到3500亿元,需要未来三年实现21.6%的复合增长率。”魏少军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过去三年,集成电路设计收入的增速分别为29.5%、26.5%和24.1%。不过魏少军直言:“从趋势上看,21.6%的比例不高。但实则不然,随着基数的增长,后面实现这个增速会越来越困难。”
刘强(化名)是国内某顶尖高校微纳电子系副教授,他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对3500亿元的目标表示了乐观。“按照‘中国集成电路设计业2017年会暨北京集成电路产业创新发展高峰论坛’发布的报告,2017年我国集成电路设计行业销售总额将近2000亿元,比上年增长28%。依照这一速度,到2020年,设计业的销售总额应该可以超过3500亿元。”刘强说。
产值增加之外,自主产品自给率不断增加。魏少军撰文指出:“2012年开始,中国设计业产值109亿美元,中国用了816亿美元的产品,我们的自给率13.3%;到了2016年,我们设计业产值247亿美元,我们用了930亿美元,产品自给率达到26.6%,翻了一番。”
从芯片设计业区域分布来看,长三角、环渤海和珠三角地区是主要集中区。
归根到底是缺人才
“中国目前拥有全球最大的集成电路消费市场。2016年中国集成电路市场规模超过1811亿美元,是全球最大的集成电路应用市场,占全球市场比重超过54%,2017年将有机会进一步挑战60%。另外,资金充沛也是目前中国发展半导体产业的优势之一。”冉玄同说。
刘强也强调了“市场”。“中国半导体产业的主要优势是市场巨大。据有关专家统计,我国本土消耗的半导体芯片产品高达800亿美元以上。”他说。
但差距同样明显。冉玄同介绍,中国半导体产业目前的主要障碍是技术落后、人才缺乏。以应用处理器和存储器产业为例,由于技术瓶颈和人才缺失,我国自给率几乎为零。
在刘强看来,虽然技术和人才都相对匮乏,但“人才荒”的问题更为显着。“我们缺技术、缺人才,但归根到底还是缺人才。因为有了人才,技术就可以被开发、优化和提升。”
“中国半导体产业一直以来都面临人才短缺的问题。”冉玄同给科技日报记者算了一笔账:目前来看,人才短缺最少超过10万人,可能还不止。从国家集成电路产业规划纲要的目标来看,2020年销售额要超过8700亿元,按照4:3:3的比例预测,其中设计业要达到3480亿元,在2016年的基础上净增超1800亿元。假如以2016年集成电路设计业人均销售额126万元做预测,设计业未来需要增加的人数为1800亿元除以每人126万元,答案是14.3万人。“因此整体来看,到2020年中国半导体产业人才缺口或将达30至40万。”冉玄同的结论是形势非常严峻。
人才短缺之余,竞争力也不高。“目前,我国集成电路产业从业人员不足40万人,其中设计业大约13万人、人均销售收入超过126万元。从国际上来看,处于中下游位置,竞争力并不高。”冉玄同说。
人才之困急需“解套”
“长期以来,国内集成电路产业只是以国家重大专项来推进,并没有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导致从国家到地方对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重视度不够。产业不够景气,对人才吸引力不足,在集成电路产业工作一度被认为是‘苦差事’。”冉玄同说。
另外,高校一直以来没有设立专门的微电子专业,很难为产业和企业培养足够的人才,相关专业毕业生到企业后几乎要从零开始学习。
对此,冉玄同开出“药方”:成立专门的微电子学院,设立对应的专业,为企业培养对口人才。目前,中国已有十几所高校开设微电子学院,但规模还远远不够。
对“入口人才不足”的说法,刘强表示赞同。“当前国家实施《集成电路产业推进纲要》,成立国家大基金,地方基金投资集成电路的热情高涨。然而最大的问题就是人才问题——缺领军人才,缺高端人才,缺具有集成电路教育背景的应届生。这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微电子与固体电子学在学科分类里面被划归为二级学科,在高校的生源安排上,就是按照二级学科配置的,这样就造成入口严重不足”。
作为微纳电子方向的教授,刘强给出的建议更为具体直接。他建议,相关部委尽快将微电子学科改成一级学科,积极推动示范微电子学院的建设;各示范微电子学院通过加大培训力度和增加招生名额,大力推进半导体人才的培养;积极加强人才引进,在政策上对于集成电路人才进行积极引导和支持。“设计方向应该是下一个很有可能超越发达国家的领域。”刘强表示。
“要解决目前半导体产业人才在数量和质量上的问题,需要产学研深度融合,共同发现人才、培养人才、储备人才。”冉玄同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