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5/09
- 2007
-
QQ扫一扫
-
Vision小助手
(CMVU)
“技术工程师眼里的机器视觉”之二
机器的眼睛与大脑
中国图像网记者 田晓旭
对于机器视觉这个系统工程型的产业而言,硬件与软件工程师给机器视觉应用提供了基础和核心的支持。然而他们对视觉应用到日常生产的方方面面却并没有很深刻的了解。在他们看来,做好自己的工作才是本分。
嘉恒彭磊——“其实我们并不懂视觉”
如果将机器视觉领域的工程师们聚在一起,那必然是个朝气蓬勃的队伍。因为这当中绝大多数都如彭磊一样,年轻而富有活力。虽然在机器视觉这个圈子里已有四年之久,彭磊依然保持着初入行时的新鲜感与深耕行业技术的执着。
读研期间,彭磊的研究方向就是机器视觉。当时的华中科技大学的机器视觉研究在业界也算小有名气。彭磊就是在那里读完了研究生,之后加入嘉恒中自图像技术公司。从一名普通的技术人员到如今的项目经理,彭磊在嘉恒的四年是一种付出之后的成果,亦或是执着追求后的收获,我们无从知晓。然而四年的研发工作带来的技术积累对他而言是一笔难得的财富。
进入视觉领域后,彭磊一直专注于相机产品的研发工作。“对于机器视觉来说,我们完成的就是数据采集环节里的核心。”彭磊介绍,“套用凌云的那句广告语,我们是在做机器的‘眼睛’部分。”彭磊认为,在国外视觉相机品牌相机进入中国市场的今天,国产相机的研发生产在一定程度上是面临困境的。“比起应用型项目,我们做部件产品压力要大的多。国外产品争相进入,激烈竞争导致互相压价,利润空间越来越小……”彭磊说,“所以为了进行技术的深度积累,我们经常会接收客户定制。尤其是一些要求特殊的定制型相机,对于我们这些工程师来讲真是一种挑战,对于整个公司的研发队伍而言也是一种提升。”
彭磊认为,中国视觉产业目前还处于一个成长期,下游厂商在视觉应用过程中往往更愿意选取进口的部件产品。随着国外品牌在市场开拓上和行业应用程度的不断深入,整个机器视觉产业的利润空间会再度缩小,从而促使越来越多的下游厂商对成本愈发敏感而考虑选取国产相机等部件。“到那时也许国产品牌的视觉部件就有机会成为市场主流。”尽管如此,彭磊还是一直声称自己并不懂视觉。在他看来,给机器安装“眼睛”是机器视觉的一种最理想状态。而要实现这种理想状态,有更多实际工作需要做。
凌云钟克洪——在路上
“在路上”是钟克洪博士的年终总结标题。他一直都觉得自己只是机器视觉领域里的一个学生,需要不断地学习,不断地走下去。
其实就机器视觉相关软件算法而言,钟博士绝对称得上是前辈了。早在华中科技大学读博士之前,钟克洪就一直从事软件相关研究。2005年博士毕业后,已经有了8年深入研究经验的钟博士进入凌云,成为该公司的高级软件工程师。在参与的各种应用项目中,钟博士并不像其他同事那样,可以直接感受到视觉技术带来的效益。他所做的就是根据实际项目需求而开发算法模块,并保证其在实际项目中的正确运行。“每一个孤立的算法模块都有其特定的价值,对于工程应用来说,算法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钟博士介绍。
从事算法研究在外人看来是一件很艰苦的工作,不仅难度大压力大,而且相对苦闷、单调,需要有毅力耐得住寂寞的人才能胜任。而钟博士却认为,在机器视觉相关产业当中算法是一个关键部分,它的功能相当于人的大脑。“在机器视觉视觉检测当中,软件算法往往肩负着更大的责任。认识到这个重要性就不会寂寞,而且还会感受到这当中的无穷乐趣。压力大,动力更大。”钟博士说到。
正是这样一种认识,让钟博士这样的软件工程师们对工作保持着高度的热忱。硕士3年,博士5年,工作2年,钟博士对图像视觉事业的热爱丝毫不减。这期间,图像视觉技术在不断发展,整个图像视觉行业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而钟博士却依然故我,依然执着于“在路上”不停地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