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1/23
- 2019
-
QQ扫一扫
-
Vision小助手
(CMVU)
广工大研究院通过机器人培训交流等方式,建立人才培养机制。
在广工大研究院智能机器人打磨抛光工作站里:工作站是共享的,企业根据需求,把工作站的设备和人“复制”到自己企业里;设备是共享的,每台动辄百万元的大型设备上都可以按小时进行租用;工人也可以共享,工作站里的每位工人可以根据自身技术等级被租用。
广东珠江中富电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珠江中富)遭遇了发展的烦恼。传统电梯钣金加工焊接生产线,加工工艺、数控设备都需要人工操作。可人工焊接时间长,焊接质量相差大,良品率低,不能保证产品出厂质量的一致性。公司找到了佛山市南海区广工大数控装备协同创新研究院(以下简称广工大研究院)。该院对其原有焊接生产线进行智能化改造,实现电梯组件全自动化、无人化和智能化焊接生产。
“专业化是我们的核心。围绕智能制造,我们在细分领域智能装备纵深发展,推动龙头骨干企业、中小微企业、科研院所、高校、创客等多方协同创新,形成资源富集、创新活跃、高效协同的产业创新集群,助力佛山乃至广东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广工大研究院副院长熊薇说。
深耕本地需求“共享工厂”来帮忙
佛山以民营经济、实体经济为主,制造业发展起步早,产业基础雄厚,集群竞争力强。
“这也使得佛山制造业在转型升级过程中普遍面临创新成本高、改造负担重等问题。但佛山本地创业者的创新意识领先,且很多‘创二代’从国外留学回来,带回来新思想,他们都不约而同地把目光投向智能制造。”自筹建广工大研究院伊始,熊薇就从多次调研中发现,智能制造对技术、人才需求量巨大,这恰是佛山所缺乏的。
“要做就做我们最为擅长的。”熊薇说,广工大研究院最大的优势是背靠广东工业大学,拥有雄厚的工科实力和丰富的产学研合作经验。2013年3月,广工大研究院正式成立,该院结合珠江西岸尤其是佛山产业转型升级需求,紧紧围绕佛山金属材料加工、陶瓷建材、汽车零部件、装备等传统行业需求,重点建设机器人、精密装备、3D打印等技术研发中心,联合广工物联网制造国家地方工程实验室、哈尔滨工业大学机器人重点实验室等,建立了“点+线+面+体”产业链服务体系。
目前,广工大研究院已为100多家客户为企业生产线进行智能化改造。珠江中富在智能化改造后成效显著。“机器人一天的焊接工作,是一天3班工人完成量的1.4倍,完工后该生产线产量提高15%,人均劳动生产率得到了提高、劳动强度得到了降低。”珠江中富公司相关负责人说。
熊薇表示,这不仅在于解决了一家企业的烦恼,更是形成电梯行业焊接自动化生产制造解决方案的典型案例,服务于行业内所有企业,推动企业进行自动化改造,实现业务增收。
打造“共享工厂”是广工大研究院的一大创新力作。在广工大研究院智能机器人打磨抛光工作站里:工作站是共享的,企业根据需求,把工作站的设备和人“复制”到自己企业里;设备是共享的,每台动辄百万元的大型设备上都可以按小时进行租用;工人也可以共享,工作站里的每位工人可以根据自身技术等级被租用。
“共享工厂解决了企业担心的高昂厂房租金、高价设备、人员空置等痛点。”熊薇说,在此模式下,企业与共享工厂进行共享服务,大大缩短了产品的开发周期,轻化企业固有资产,有利于促进企业针对市场需求迅速转型升级。仅2017年,共享工厂提供机器人自动化、机器视觉、智能制造解决方案50多项。
搭建专业平台破解“最后一公里”转化难题
在广工大研究院一楼的成果展厅里,一块屏幕正在不断刷新着数字,这是“智汇+”智能制造技术众包平台的实时监控图。“智汇+”是佛山市科技局、教育局、高新区管委会依托广工大研究院及相关创新资源共同打造的专注于解决制造型企业自动化和智能化升级改造、技术难题等需求的一站式服务平台。
“早期花大力气把研究团队研发的新技术推荐给企业,效果甚微,转化率低。原因在于信息不对称,难以精准提供匹配企业的技术。”在熊薇看来,要打破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需要靠专业平台。
“智汇+”一方面协助需求方寻找合适的技术服务商,另一方面引进自动化、机器人相关技术方,为佛山制造企业提供技术“储备”。自去年7月上线以来,平台已形成第一批近百人的专家人才库,吸引580多家企业和个人进驻,发布专利成果130多条,新产品成果140多条,涵盖自动化设备、机器人应用、视觉识别等行业。截至目前,该平台已发布825项技术需求,成功撮合706项技术服务,实现交易额达3352万元。
广工大研究院以对接产业升级需求为导向,通过“持股孵化”“资源共享”“共同开发”等方式,成功孵化了90多家高科技型创新企业。
佛山轻子精密测控技术有限公司是一家致力于静电纺丝科教设备、静电纺丝纳米纤维生产设备与生物3D打印设备的设计、制造与技术服务企业,在初入驻广工大研究院时,仅有两三人。如今在广工大研究院“点化”下,已是一家正筹备上市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小A创客是广工大研究院孵化的一个大学生创业团队。“我们专注为5岁—14岁的青少年提供混合式创客教育解决方案,涉及到3D打印、机器人、无人机等课程。同时也为中小学、少年宫以及科技馆等提供创客教育解决方案和整套软硬件内容支持。”小A创客的林小红目前还是广东工业大学的大四在读学生。她表示,选择落户广工大研究院,主要是看中这里丰富的技术和创业资源。
“通过打造基于互联网+制造业的国家级众创空间‘工匠创客汇’,构建‘科学家团队+对接企业+学生创业基地+人才券科技券’完整生态圈,为科研人员及大学生提供低门槛成果转化平台。”熊薇补充道。
引入+培养 打造创新人才生态圈
6秒内,检测机可检出一块50纳米级别的电路板上铜箔线路的缺陷,检测效率是目前市面同类设备的6—8倍,每条生产线可节省近20位工人。除了装备有工业领域的配件以外,广东韦达尔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韦达尔)自主研发的PCB人工智能高速在线检测机,更搭载了人工智能神经网络技术算法,已申请发明专利27项。该检测机一推出市场,迫使外企产品迅速降价。
作为首批入驻广工大研究院的企业,韦达尔的发展壮大离不开该院所打造的创新人才生态圈。“研发中,只要遇到技术问题,研究院立刻帮我们找到对应领域的技术人员协助解决。”韦达尔总经理门光辉感慨道,“对初创型科技企业来说,专业人才的集中共享,对企业的成长至关重要。”也正因此,2015年刚入驻广工大研究院一年多,其所研发的等离子设备就推向市场,产品广泛运用于触摸屏的玻璃行业、金属行业、塑料行业。
“无论是技术研发,还是推广,人才必须跟上,否则技术只是空中楼阁。”前几年,为推动佛山制造企业转型升级,熊薇到企业推广机器人、3D打印等技术时,话还没说出口,企业直接对她说:“前2年已经买了2台,但放在角落里,没有用。”她意识到,企业需要拿来就能用、有用的技术和设备,这中间需要专业人才来链接。而智造装备人才这一块,恰恰是佛山乃至广东的制造业企业所迫切需要的。
广工大研究院决定围绕制造业企业成长提供所需的人才服务。一方面,升级创新创业人才链,建立“以市场吸引人才、以团队集聚人才、以服务提升人才、以机制留住人才”的柔性人才引进机制,吸引全球科技人才到研究院创新创业。目前已成功引进美国、俄罗斯等60多名国内外顶级人才,组建40多个高端创业团队。另一方面,瞄准人才培养,以研究院的工匠创客汇、机器人创新创业中心、3D打印创新创业中心和精密装备创新创业中心四大实践平台为基础,与高校、入孵企业和佛山本地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建立人才培养机制。
截至目前,广工大研究院培养创新人才500余人,服务地方企业超千家,实现技术服务收入超亿元,带动新增产值5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