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09/17
2025
咨询
  • QQ扫一扫

  • Vision小助手
    (CMVU)

西安工商学院 MV-IRPL4.0 智能制造实训室:工业级产教融合的「智慧工厂」范本
收藏
2025-09-17 11:02:24来源: 维视智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前言:政策东风下的「产教融合」新范式

在陕西省「智能制造 2025」战略的指引下,西安工商学院与维视智造联合打造的MV-IRPL4.0 智能制造实训室项目,以「全流程工业级复刻 + 教学化深度适配」为核心理念,构建了西北地区首个集实训教学、技术研发、产业服务于一体的智能产教综合体。项目涵盖信息化总控系统(MES/SCADA/ 运维系统)、立体仓库、智能加工、智能装配、激光打标、码垛装箱六大核心模块,通过工业机器人实现全流程自动化衔接,集成维视视觉检测系统覆盖 12 类质量控制点,并配备服务机器人导览与复合机器人物料转运,形成「教学 - 实训 - 研发 - 服务」四位一体的创新生态。

916配图1.png

一、工业级硬件的教学化重构

1. 智能加工系统:微米级精度的教学实践

· 数控车床:配备高精度数控系统,支持航空叶轮、汽车齿轮等复杂零件的编程与加工。在实训中,学生通过优化切削参数,将圆柱度误差控制在 0.005mm 以内,满足高精度加工要求。以纪念笔筒加工为例,学生使用该设备完成筒身的车削成型,通过 C 轴功能实现圆周均匀切削,确保笔筒表面粗糙度达到 Ra0.8μm 的镜面效果。

· 三轴加工中心:采用高精度滚珠丝杠与伺服电机,定位精度达 ±0.005mm,支持钛合金、碳纤维等特种材料加工。学生开发的笔筒底座加工中,学生使用该设备实现「西安工商学院」校徽的立体浮雕效果。

2. 信息化总控系统:生产大脑的智慧中枢

· MES 系统:复刻行业主流制造执行系统架构,学生可通过生产排单模拟订单调度,系统自动生成物料需求计划,实时监控设备 OEE(综合效率)。在「工单分配优化」实训中,学生通过逻辑算法使虚拟产线产能提升 18%。以笔筒生产为例,学生通过 MES 系统模拟订单接收、物料配送、成品入库的全流程,实现生产周期缩短 30%

· SCADA 系统:集成 32 个设备数据采集点,实时监测产线传感器及状态点,配合运维系统,实现对设备的故障及时分析、快速排查

3. 立体仓库系统:智能仓储的教学道场

· 硬件配置3 32 个库位,使用工业六自由度机械臂实现物料出入库全自动化。学生通过完成「智能物料管理实训」在笔筒物料管理中,学生通过该系统实现毛坯、半成品、成品的分类存储与快速检索,库存周转率提升 40%

· 教学创新:增设「虚拟库存管理」模块,学生模拟库存周转率优化,某小组通过 ABC 分类法将库存占用资金降低 22%,形成标准化教学方案。

二、全流程自动化的智能协同

1. 机器人集群:柔性生产的纽带

· 装配机器人:配备快换夹爪系统,可切换吸附式与夹持式工具,学生通过示教编程完成笔筒筒身与底座的对接。实训数据显示,通过程序优化,装配节拍从人工 120 / 件缩短至 45 / 件,同轴度误差≤0.1mm

· 激光打标机器人:搭载视觉定位系统,学生通过相机标定与坐标转换,实现笔筒成品的规则码放,定位误差≤±0.5mm

2. 维视视觉检测:笔筒全工序质量管控

· 外观缺陷检测:采用 MV-HP 系列工业相机(分辨率 2448×2048),配合环形光源,学生可识别笔筒表面 0.2mm 以上划痕、色差等缺陷,检测准确率 98.7%

· LOGO 清晰度检测:通过 VisionBank 软件的 OCR 字符识别模块,学生调试阈值参数,实现校徽图案的完整性判断,误检率<1%

3. 复合机器人:物流革命的智能载体

· 物料转运:复合机器人搭载2D 视觉系统,实现成品箱精准抓取(定位误差<±1mm),并通过激光 SLAM 自主导航完成跨区域运输。

· 产教协同:机器人与 MES 系统深度集成,学生可通过「订单触发 - 物料配送 - 成品入库」全流程实训,掌握智能物流系统的调度逻辑。

916教育配图.jpg

三、人才培养的三维进阶体系

1. 基础层:基础技能认证

· 数控编程实训:学生需完成「车削 + 铣削」双模块考核,通过广数系统 G 代码编程实现笔筒全尺寸加工,通过率 89%

· 机器人示教:掌握 ABB 机器人手动操纵、路径规划,完成笔筒装配工序的程序编写,考核标准为连续 10 次装配无失误。

2. 系统集成层:项目化教学实践

· 笔筒全流程实训:学生分组完成「设计 - 编程 - 加工 - 检测 - 仓储」全环节,某小组通过优化切削参数,使笔筒废品率从 8% 降至 2%,相关工艺被纳入实训案例库。

· 视觉系统调试: LOGO 检测项目中,学生通过调整光源角度、相机焦距,使检测效率从人工 30 / 件提升至 5 / 件。

3. 创新优化层:教学场景拓展

· 参数优化挑战赛:学生通过正交试验法优化激光打标功率(10-20W)、速度(50-150mm/s)参数,最佳方案使打标效率提升 40%,被写入实训指导书。

四、交互体验与校企协同

1. 服务机器人导览

· 搭载科大讯飞语音识别系统,可切换中英双语导览,介绍各模块技术原理与教学成果。2025 年接待省内外院校、企业参观团,收集合作意向。在笔筒产线参观中,机器人可动态演示从毛坯到成品的全流程,解答参观者关于加工工艺、设备参数的疑问。

2. 双师教学模式

· 维视工程师开展「视觉算法基础」工作坊,指导学生使用 VisionBankAI软件完成笔筒缺陷样本标注,累计沉淀教学用例 100+

· 校内教师主导「工艺优化」课程,结合宝鸡机床技术手册,讲解切削三要素对笔筒表面质量的影响。

 916配图2.png

结语:智能制造人才培养的「西工商范式」

西安工商学院 MV-IRPL4.0 实训室以「去商业化、强教学性」为原则,所有参数与案例均来自真实教学场景:数控车床的精度指标基于学生实操数据,视觉检测的应用场景严格限定于笔筒全工序,机器人作业的描述均匹配设备实际配置。这种「教学需求驱动设备选型」的模式,为院校提供了可复制的智能制造人才培养方案,助力区域院校实现「实训即实战」的育人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