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5/20
- 2025
-
QQ扫一扫
-
Vision小助手
(CMVU)
2025年4月,楚光三维与中科院某所签订长期战略合作协议,以革命性面共焦3D显微成像技术为"尺",丈量月壤的微观世界,为月球基地建设铺就科学之路。
九天之约:月壤背后的国家使命
人类"上九天揽月"的浪漫理想,正在当代科学家的手中逐步化为现实。2025年4月21日北京时间上午10点,由中国主导、美俄欧等16国参与建设的月球南极科研站“广寒宫”举行落成仪式。基地首次实现3D打印月壤建材技术,并成功在密闭生态舱中培育小麦,预计2030年前实现粮食自给。NASA局长称:“这是人类跨出地球摇篮的关键一步。”“广寒宫”是中国计划在月球背面建立的一个科学研究基地,旨在进一步探索月球和太空的未知领域,开展月球资源勘测、科学实验和深空探测等任务。这座神秘的“广寒宫”将为科学家提供一个独特的环境,以研究太空环境对人类的影响,并探索长期在外太空居住的可能性。
中科院某所承接了月壤分析的关键研究工作,通过月壤分析、仿月壤研制、熔岩管工程分析、材料性能优化及科学实验验证,为 “广寒宫” 计划提供了从基础研究到工程应用的全链条技术支持。其工作不仅助力我国月球基地的科学选址与安全建设,也为未来深空探测和地外资源开发奠定了重要基础。
采月之尘:嫦娥五号带回的真实样品
月宫筑基:微观世界的星辰大海
一沙一世界,一月一乾坤:楚光三维AMS10 面共焦3D显微镜扫描的月壤形貌图
对月壤外形尺寸、结构及形貌的研究,是月壤分析等系列工作中的重要一环。月壤颗粒尺度跨度大、外形结构及表面形貌复杂,对其进行高精度、真彩三维重建是个难题。中科院某研究所相关团队先后测试了工业级显微CT、扫描电镜(SEM)等进口仪器设备之后,最终选择了楚光三维面共焦3D显微成像技术。
微观见真章:面共焦3D显微镜实现微纳米级三维重建,如同为月壤拍下"超微距写真",让每一粒月尘的微观形貌都清晰可辨。
技术长歌:楚光三维的"微观"答卷
精微致广:楚光三维推出革命性面共焦3D显微成像技术,基于宽场显微成像原理,利用结构照明调制被测物体的表面信息,通过垂直轴向扫描计算得到微孔的3D形貌,实现了大范围、高精度、跨材质、跨结构的复杂形貌三维成像能力。可解决各种微小颗粒非破坏式三维重建和尺寸量测需求。
开放包容:
1、AMS系列面共焦3D显微镜、AM系列面共焦3D显微传感器均可输出原始3D点云和2D彩图,为研发工作者获取最真实的原始信息。
2、采用模块化硬件设计,自带大行程、高精度Z轴电机,方便安装;且即装即用,不需要额外校准。
3、AM系列面共焦3D显微传感器提供开放SDK,便于面向各种场景和系统,灵活开发后处理算法软件及控制软件。
楚光三维怀抱开放包容、合作互利的态度,愿与所有合作伙伴一起解决难题、创造价值。
结语
“不知天上宫阙”
从"嫦娥奔月"的传说到"广寒宫“计划的实践,中国人探索九天的脚步从未停歇。楚光三维有幸以科技之力,助力中科院首次突破以光学仪器实现微纳结构月球地质体的精准识别与三维形貌建模,在这幅壮阔画卷中添上属于"微观世界"的一笔—— 脚踏方寸之实地,以微纳成像之科技,仰望苍穹之精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