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09/23
2016
咨询
  • QQ扫一扫

  • Vision小助手
    (CMVU)

人工智能到底将带来什么?
收藏
2016-09-23 14:29:18来源: 中国视觉网

  所以,面对当前这般情形,我们不禁要问:

  人工智能到底将带来什么?
  很直接的一个声音是“人工智能会取代人类吗?”抑或甚至是“人工智能会危害人类吗?”——这是很宽泛笼统的问题,忧国忧民忧人类,而且仅仅只考虑这些未免过于杞人忧天了,我们不妨再具体地来尝试分析下。

  1、未来5到10年,人工智能会怎样改变我们的生活?
  这个问题网上有很多畅想,基于大数据、基于算法的智能推荐;通过软件定义的系统,以及虚实互动的平行智能技术,构建智慧农业、企业、城市、社会和健康体系……也许很快,我们将真正进入一个智能的时代。
  但与此同时,人类自身会如何?有一种可能会是,越来越“懒”;就像《反脆弱》中所说的那样:“机械体在使用过程中会损耗;而有机体在不使用时会出现损耗。”由此,我认为,相比人工智能取代人类这件事儿来说,人类自身的退化也许更值得我们关注。
  2、人工智能真的跟人类一样会“思考”吗? 

  著名的图灵测试中提到,机器具有智能的特征之一,是在受测人员接收到机器和人同时提供的答案(或者现在可理解为服务)时,分不清是由人提供的还是由机器提供的,所以,智能机器不仅能“表现”出人性化,甚至可能会表现得更好。那么,这算是人工智能果真做到了“像人类一样思考”了吗?

  吴军老师在《智能时代》中有个观点:机器之所以能有智能,并不是因为像我们所认为的那种具有了「人」的思维或思考能力,更多的是把智能问题转化为了复杂的数学问题,通过复杂计算从而实现了「效果上」跟有思考能力的人类一样。换句话说,智能机器自己并不知道它所做的是「智能化行为」,但它就是办到了,甚至有可能比人类做得更好。这个观点我认为可以成为正确看待人工智能的客观出发点。
  3、如果一定会被机器人取代,我们怎么办?
  首先,我们得意识到,人工智能的出现,在未必很长的时间跨度内,肯定就会逐步取代掉越来越多的工作,但同时肯定也会创造出新的岗位,所以,不难看出:
  1)一方面,人工智能的大规模应用将必然会带来部分的失业;
  2)另一方面,在应用人工智能的领域,将是对分工协作的重新再分配过程,势必会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上述两方面应该同时考虑,才不至于引发可能会产生的不必要恐慌。比如,万维钢老师在《智识分子》中提到:
  即便是天气预报这样高度依赖计算机的工作,也不是完全让计算机做主的。机械化地采集数据,按事先设定好的方程处理数据,然后汇报结果,这是计算机胜任的工作;然而,采集、处理数据的模型是有纰漏的,由于这些纰漏的存在,计算机往往预测不到某些情况,必须由有经验的人类科学家随时进行调整。
  你看,复杂计算和数据处理的工作虽然交给了计算机,但一些经验丰富的工人、技师或专家则转变成调教和帮助计算机的“教练”了。
  另外,按照塔勒布在《反脆弱》中的观点,从进化的角度来看,人类作为一个物种群体,希望其个体具有脆弱性;利用部分脆弱个体的淘汰,来确保人类总体上具有反脆弱性,从而不断改善和强化群体本身得以存续下去。也就是说,人工智能到底会不会取代人类这个群体,还真是一个尤未可知的事情;但作为个体的你、我,是非常有可能被取代的。
  所以,未来必然会有越来的工作、岗位、以及个人会被机器或智能机器所取代,这是毋庸置疑的。误差只有千万分之一的智能手术手,与可能受情绪影响的主刀医师,你选哪个?
  话再说回来,即使现在没有人工智能,难道就不会有别人取代我们工作的可能吗?竞争是永远存在的,姑且把智能机器当成社会的新晋精英好了,要么与人争,要么与人工智能机器争。
  现在我们应该知道了,若不想被彻底淘汰,必须得不断提升技艺,理性接受人工智能,学会与人工智能去协作;善于利用机器优势,同时发挥自身个性化的特点,让人工智能为自己赋能,带着机器一起加入未来的激烈竞争中,别掉队。
  当然,即使是最理想的情况下,能够真正成功转型的个人也只能是少数,吴军老师说了一个比例:2%;那剩下的98%怎么办?目前几乎认为是“此题无解”。除了一种“共产主义”的解决办法——保护个体不被饿死,并提供一些社会保障——仅此而已。所以,还是那句话,如果可能的话,争取别掉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