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25
- 2016
-
QQ扫一扫
-
Vision小助手
(CMVU)
随着工业转型升级、劳动力成本不断攀升及机器人生产成本下降,国内机器人产业面临加速增长的拐点。预计2020年国内机器人需求将达到33亿美元的规模,机器人使用密度增长5倍以上,对伺服系统、控制器、减速机等核心部件的进口替代将造就巨大市场。
在政策、资本、企业等多方助力下,机器人产业发展有望驶入快车道。业内人士表示,国内在工业机器人关键智能装备领域形成了一定技术实力,为制造业的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发展提供了强大支撑。
上市公司发力
10月21日,在2016世界机器人博览会上,GQY视讯发布“车载自平衡救护平台”,瞄准医疗救护行业。
“国内机器人产业起步较晚,但具备赶超的机会。”GQY视讯董事长郭启寅介绍,车载自平衡救护平台的核心技术多维度减震、精准感知、独特算法均实现了自主可控,填补了世界医疗救助领域的空白。该平台可广泛应用于野外救援、运输救护、豪华游艇等领域。
新松机器人总裁曲道奎指出,传统机器人向智能机器人转型更强调“人”的特性,即感知、数据、云等技术。在这些方面,国内外市场起点接近。
“感知、数据、云”也是机器人公司发力的重点。此次机器人公司推出了搭载Intel芯片的“松果”机器人,集成了移动机器人、多传感器融合与导航、多模态机器人交互等技术。此外,大族激光推出的Elfin机器人新增了感应器。
目前,A股市场有59家公司涉足机器人产业,部分公司通过收购进入这个领域。以昆仑万维为例,公司收购美国的机器人公司WooboInc.,致力于开发人工智能技术驱动的交互式机器人;在东方网力的18.30亿元增发方案中,1.57亿元拟投入智能服务机器人项目。
“通过将智能制造和产业升级相结合,有机会实现并行乃至超越。”机械工业信息研究院分析指出,国内在工业机器人、数控机床、3D打印等关键智能装备领域形成了一定技术实力,为制造业的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发展提供了强大支撑。根据“中国制造2025”战略,智能制造将作为主攻方向。
市场潜力大
俄罗斯机器人协会主席维塔利·内德尔斯基表示,中国的工业机器人市场潜力巨大。目前工业机器人使用密度最高的是韩国,平均密度在每万人69个,中国工业机器人的使用密度有巨大增长空间。预计未来几年全球工业机器人平均增速在13%左右。
从今年前9月的情况看,全国工业机器人产量达5.09万台,同比增长达30.8%。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司副司长瞿国春此前表示,中国已连续三年成为世界第一大工业机器人市场。
根据规划,2020年、2025年和2030年,工业机器人销量分别是15万台、26万台和40万台。预计未来10年中国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达6000亿元。
上市公司方面,埃斯顿预计,1-9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030万-4040万元,同比增长50%至100%。对于业绩增长的原因,公司表示,工业机器人及智能制造系统业务持续增长,智能装备核心控制功能部件业务稳步增长。
浙商证券认为,随着工业转型升级、劳动力成本不断攀升及机器人生产成本下降,国内机器人产业面临加速增长的拐点。同时,工业机器人本土化率低,国产替代空间大。预计2020年国内机器人需求将达到33亿美元的规模,机器人使用密度增长5倍以上,对伺服系统、控制器、减速机等核心部件的进口替代将造就巨大市场。
服务机器人领域,据不完全统计,服务机器人细分领域产品有80余种。A股市场涉及服务机器人产业企业较少,大多通过外延方式切入。产业链公司包括提供语音的科大讯飞,转型人脸识别的川大智胜等。
广发证券分析师认为,无人机、扫地机器人和教育类场景的机器人将率先产业化。在产业化进程中,技术升级和成本降低是两个不可或缺的环节。
- 上一条:不忘初心 凌云与T-DALSA共创中国智造2025
- 下一条:3D打印发展遭质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