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31
- 2016
-
QQ扫一扫
-
Vision小助手
(CMVU)
10月中旬,我国中智科创机器人有限公司的一安保巡逻机器人受到迪拜王室及官员的喜爱与高度赞赏,成为了迪拜“网红”,与此同时“机器人+安防”话题又上了热搜榜。
在人们的传统观念里,“安保”一词立即就让人联想到了小区门口保安亭里的那个皮肤黝黑、异地口音的中年大叔、大爷,他们是城市发展进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群体。然而,社会在不断进步,这个群体的问题却成了传统安保企业头顶上的“三座大山”。
第一座大山:需求足,用工“荒”。中国保安业30年飞速发展,截止2014年底,已经拥有4200多家保安企业、450多万保安员,以数量来看,确实是一个巨大的群体。然而,中国保安员的数量仍显不足。在发达国家,一般警察和保安的比例是1:6,而在中国,这一比例还不到1:3。而且,这个保安群体也处于非常不稳定的状态,人员流失率高。
第二座大山:“老龄化“趋势严重。根据相关资料显示,从业保安年龄20-30岁占20%,31-40岁占25%,40以上岁占55%,层次越低的岗位上的保安甚至是年逾古稀的老人。可以说,从业人员老龄化趋势不容乐观。
第三座大大山:从业人员文化、素质水平低。绝大多数的安保岗位均属于社会服务业底层,因而入职门槛也十分低,导致安保人员中大多是以初中文化水平为主。
横看当下社会经济发展形式,近两年来,《中国制造2025》战略正在稳步推行,全国传统制造业乃至国内地产、物业、商场、政府、公共事业、金融等多个行业领域都掀起“机器人换人”的智能制造热潮,都开始尝试着引用智能机器人来代替原来落后的工作方式。随着机器人产业发展持续升温,高端智能化安保机器人逐渐也出现在了人们视野中,它不仅让人们耳目一新,而且彻底颠覆了人们对安保的认知。
2016年4月,我国首台安防机器人AnBot亮相,如今它已经正式在深圳机场上岗了。据深圳警方介绍,AnBot在深圳机场只有一台,外形似俄罗斯套娃,身高为1.49米,体重78公斤,腰围直径0.8米,最大时速18公里每小时,巡逻时速1公里每小时,续航时间是8个小时,快没电时还会自己寻找充电桩,具备自主巡逻、人像识别、智能服务、突发应对等四大应用功能。它不仅可以和旅客进行智能语音交互,同时选配带电防暴叉、电击枪或致盲强光等设备,能有效威慑危险分子,而且可以24小时不间断地巡逻,可以抵3个民警的警力。
纵观社会的发展建设,“智慧城市”在全球如火如荼地建设中,人、物以及服务进行互联。智慧型城市呼之欲出,而它也对城市安防提出了新要求。通过云端运算、物联网、巨量资料分析等技术的结合,将传感器嵌入和装备到城市每个角落的供电系统、供水系统、交通系统、建筑物、油气管道之中。对此,传统安保行业必须减去“三座大山”的压力,而企业则需要通过新产品、新方案进行转型。
2015年,华为提出了“机器人+安防”的“动静结合”的立体化安防理念,因而在它的“平安城市”解决方案中,智能安保机器人是重要组成部分,安保级别大大提升的同时还为企业节源开流。为做表率,华为在坂田工业园中便使用了迪拜“网红”。据了解,“网红”安保巡逻机器人同样可实现24小时自主巡逻,全景视频监控、智能分析(人脸识别、车牌识别、行为分析、声音分析等),紧急情况自动报警,远程对讲、语音对话等功能,同时可以使用手机APP实时控制机器人监控画面,获得实时报警等。
其实,在未来,科技发展、技术创新、乃至工作模式的改革无不向智能化看齐。无论是我国首台安防机器人AnBot,还是迪拜“网红”的优异表现,都不难看出,智能安保机器人都有助于缓解传统安防行业头顶“三座大山”的压力,助力安保企业扭转乾坤。
从目前机器人产业来看,以工业机器人为主,从事安防机器人的企业寥寥无几。虽然国内当前智能安保机器人并不成产业,但各行各业转型在即以及安保需求迫切,它的发展前景并不容小觑。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6-2021年中国安防巡逻机器人行业市场需求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显示,中国的安保机器人研究起步比国外晚10年,但是进入成长期只晚5年,并且发展迅猛。从专利申请来看,国外企业很少在中国申请专利,可以看出近期没有大规模进入中国安防机器人市场的计划,中国企业还有一段时间可以发展技术、占有市场。
总体而言,虽然我国安保机器人研发正处于起步阶段,其未来发展空间将十分广阔。有别于工业机器人替代人工的模式,安保机器人顺应当今时代发展的需要,可以广泛的应用于任何公共场所,并进行安全监控及信息传递,防范安全事故的发生。这也是当前全球智慧城市建设下智慧安防中的重要一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