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4/03
- 2019
-
QQ扫一扫
-
Vision小助手
(CMVU)
勇立潮头,伴随时代一同成长
———访广东嘉铭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的创始人劳永革
记者 安卓
劳永革,广东嘉铭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的创始人。1986年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机械电子(液压)专业。毕业后分配到广东省机械研究所,主要从事气动技术开发工作和相关产品研发。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国内科研机构改革中,所在的研究所大部分科室逐步走向市场,自食其力,用劳永革的话说,自己也是被下海的,但没想到的是,命运却给了一个完全不同的结果。
成长故事
不破不立。被下海的劳永革决心创办一家自己的公司,取名嘉铭公司。因为自己是技术出身,他觉得要搞一些高品质高精度有技术含量的东西,要和别人有区别。结合当时的改革开放环境及不断引进口设备的需要,主要业务是代理国外的自动化元件,为客户提供日本,美国等高端精密运控制系统及服务。
2003年左右,因为一个检测案子,卖了一套西门子智能视觉相机(DVT代工)给台湾厂家,接触到美国DVT视觉公司。后来要进行系统调试而需要求助北京懂视觉的公司帮忙,才得以完成。这件事对劳永革来说印象很深,尤其认识到这是一项新技术和新产品。
出于对技术的热衷,劳永革后来决定组织成立视觉部门,对这一新技术进行学习探索和运用开发,成为DVT合作伙伴。好的视觉系统同时也需要好的光源和镜头配套,所以那时候也开始接触日本CCS光源、COMPUTAR等公司,也成为他们的早期合作伙伴。
劳永革记得很清楚,开始推广这一新技术的时候,刚开始很多客户都不知道机器视觉是什么?很多技术人员以为就是个光电传感器,有些客户连懂电脑的技术员都没有,当时华南进行视觉讲座和展览的规模都很小,寥寥无几。
由于客户基本是外资企业为主,很多制造厂商因为都是品质的严格要求,而选择使用视觉系统。而嘉铭公司早期业务主要为客户提供精密运动控制等自动化产品,后续逐步为客户提供视觉系统,包括光学产品。后来,再逐步根据客户需要提供整个包括电气,视觉,机械(我们戏称嘉铭电视机)的整体解决方案,包括智能装备和生产线。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世界工厂的地位的确立,使工厂大规模产能不断提升,效率得到不断提高,加上品质控制的国际化要求,使中国自动化行业迅速发展,机器视觉技术应用更是迅猛,中国市场需求和生产制造产能巨大,汽车、3C电子、家电、轨道交通等行业为中国制造提供了更多的创新机会。与此同时,中国的人口红利减少,劳动力成本快速增加,使用机器人代替操作工人完成产品检测和装配等工作已是趋势。
嘉铭紧紧抓住这一时机,结合自身的优势,将机器视觉系统结合机器人,配合周边精密运动控制装置,作为一个发展方向,为客户提供高端的智能装备,不断开发及应用。公司从提供高品质的精密运动控制系统和产品开始,定位高端客户,同样为客户提供高精度,高可靠性的机器视觉系统和装备。
一路走来,从最初的模仿学习,到今天的应用创新,嘉铭公司通过不断的经验积累,并自主研发了一系列的机器视觉成套设备和生产线,高精度和高可靠性得到了东风日产、东风本田汽车、美国康明斯、日本电装、德国博世等著名企业的广泛认可,并开启了与苹果、华为、海尔、美的、格力等著名企业新的合作。
市场搏击
劳永革说,在全球工业4.0和中国制造2025的战略背景下,客户的需求越来越系统化、综合化和智能化,不仅需要解决产品自动化生产和品质检测问题,还要求设备操作维护简单化智能化、运行和使用要有很高的可靠性和柔性化、能提供生产管控的大数据分析、具备智能化的人机界面和更加完善的网络信息处理软硬件接口。
尤其面对这样飞速发展的自动化和机器视觉应用的市场需求,自己的企业不仅要给客户提供专业的光学元器件,还要利用多年的光机电一体化的智能装备设计制造经验,结合当前高端制造领域的人工智能和网络信息化技术,给客户提供更加全面的机器视觉系统解决方案。
嘉铭公司从专业的相机、光源、镜头到成熟优化的机械结构和电气控制系统,从稳定可靠的检测识别软件到完善的网络通信大数据分析功能,从快捷的操作人机界面到具备深度学习人工智能自动分析的在线优化,在各个层面上都能够提供成熟和可靠的系统化解决方案,最大限度地为客户提供了最好的服务满足市场的需求。
劳永革介绍说,嘉铭公司在二维和三维复杂外观缺陷检测、尺寸测量以及精密运动控制和机器人引导控制领域经过多年的技术沉淀和积累,形成了一整套针对各种复杂精密加工零部件的外观检测、尺寸测量、高精度的机器人二维和三维视觉引导的技术方案,主要应用在汽车零部件制造、汽车整车装配、精密电子制造、船舶制造、航空航天、轨道交通、军工制造等领域。特别是在复杂的高难度外观缺陷检测和三维机器人视觉引导领域,我们拥有专利的三维视觉成像和检测技术为客户成功解决了诸多疑难问题,在市场上赢得了良好的口碑。
管理模式
随着公司发展规模和技术力量的巨大变化,尤其研发制造的系统和装备涵盖机械设计、电气自动控制、软件设计、数据库开发、网络通信、数字图像处理、人工智能分析等多个领域,需要许多个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团队的高效合作开发才能按照客户的时间进度和品质要求完成一个复杂机器视觉检测系统的设计、开发、制造、装配、调试、交付、培训、维护和升级等一系列工作。
劳永革说自己是技术出生,管理工作就是一个挑战。他认为公司的效益也是出在管理这方面,同样也遇到了很多的困难,一度导致效率不高。幸运的是自己的许多客户和合作伙伴都是世界级大公司,他们的项目管理也促使自己管理必须配合,通过不断学习和改善,逐渐提高了公司的管理水平和效率。
在这种大技术开发的背景下,领导和协调管理一个大的团队进行高效率的协调运营本身就是更高层次的综合技术的体现,也直接影响项目研发的效率和效果。劳永革将企业管理、项目进度管理、技术品质监督管理、绩效激励机制、人才培训和晋升考核,组建专业职业的大技术团队提升到最高层次来对待。
从技术和管理人才的培训、选拔,到员工的自我激励,良性和谐的能力评估体系,再到先进科学的项目进度管控和现代化的市场设备使用反馈大数据分析,从企业管理的各个角度和层面全面提升。这种管理模式的探索,保持了技术型企业的先进性和竞争力,让客户从一个订单一个项目的接洽、签订、实施、售后各个环节,不停留在感知单一某项技术或某个技术员的优秀,而是感受到整个企业的专业服务和文化理念基因。
人才培养
现代视觉技术其实是一项综合技术,涵盖光学、机械、电气、数字图像处理、网络通信、人工智能等多个领域。劳永革说,优秀的视觉技术人才是一种复合型高素质人才,离不开系统化的培训和实际工程项目的磨炼和再学习。高校理论教学、专业的培训机构提升、正规专业的企业联合培养这种产学研结合是一种较好的模式,能够为社会企业提供源源不断的技术人才。同时,可以在早教、初等教育就可以让更多的国人接触这个交叉学科领域,结合普通科普教育,培养大家对这个领域的兴趣爱好。
但当前机器视觉人才,特别是技术人才的缺乏是整个行业发展短板。对这一现状,劳永革有些忧虑,他说,现在一些公司不正当或者无原则的抢夺人才。自己公司也一样,从开始到现在就给这个行业输送了很多人才。这一点,尤其要求行业自律,机器视觉联盟在这方面做了很多的工作,行业人才流动出现了积极健康的变化。
公司经过几年的摸索和实践,也开创了新型的产学研合作,通过实习共同培养人才模式。比如,与职业学院、大学校企合作,每年都有大专、本科、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到公司实习,做课题和研究。通过实际项目锻炼,接触到当今前沿技术,提高了能力。这当中有许多毕业生后入职成为公司骨干,这种模式也得到合作学校的肯定。
劳永革说,现在很多员工都是90后,尽量了解他们个性和特点,提供不同的学习成长机会给他们,使他们热爱这个行业。当然,这个行业虽然可以学习很多技术,但项目实施也是非常辛苦的,既要争取效益,提高客户满意度,又要缓解员工的工作压力和强度,做到很好的平衡是比较难的。特别是我们所进行的一些技术难度大的项目,如何使员工快乐学习、快乐工作、快乐生活,这是自己一直思考的问题,
勇立潮头,勇于创新,是公司的目标和追求。劳永革说期望公司能够在高端智能制造、复杂机器视觉检测、人工智能领域打造更加完善强大的技术团队,坚持以专业和职业的技术服务于客户,不断挑战和超越自我,服务和回报社会,为中国制造贡献力量。
谈起中国机器视觉行业的未来,劳永革有些感慨,他说自己是中国机器视觉成长和发展的见证者和经历者,当前国内涌现出许多优秀的高成长企业,非常令人鼓舞。尤其行业自己组织建立的中国机器视觉联盟(CMVU)不断发展壮大,得到欧美日发达国家的认可,与德国VDMA,美国AIA,日本JIIA等国际组织一起共同参与和推动机器视觉的发展。在当今国际舞台,中国企业要保护知识产权等以赢得别人的尊重,做出好产品及不断创新,展现实力,增强自信,同时发出我们自己的强音。大家要感谢这个伟大的时代,感谢机器视觉联盟这个组织,带领全行业不断走向更加光明的未来!
-
-
丁丁
杭州灵西机器人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
创新是一个国家发展的不竭动力,更是一个企业发展的灵魂。杭州灵西机器人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就是这样一家以创新为立身之本的新型科技企业,尤其是以2.5D线扫相机入围机器视觉创新产品TOP10,为锂电行业乃至更广泛的工业制造领域带来了深刻的变革与贡献。近日,《机器视觉》杂志特邀杭州灵西机器人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CEO丁丁先生,详细解读了这一创新产品的技术亮点,并就公司的创立初衷、技术创新、市场前景以及未来趋势等话题进行了深入交流与探讨。 -
霍永峰
成都恒坤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
在光的世界里,每一次细微的发现都可能开启一场新的技术革命。作为无处不在却又难以捉摸的存在,“光”正悄然改变着我们的“视界”。在这个充满机遇与挑战的时代里,《机器视觉》杂志有幸对话成都恒坤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霍永峰先生,他以其卓越的学术背景、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和深厚的技术积累,为我们揭示了光学技术如何一步步“改变视界”,为智能制造与工业检测注入新的活力。
- 上一条:3D,机器人行业的未来
- 下一条:不忘初心,方得始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