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12/29
2016
咨询
  • QQ扫一扫

  • Vision小助手
    (CMVU)

医疗机器人放量可期
收藏
2016-12-29 09:50:51来源: 中国视觉网

    与一般的服务机器人不同,医疗机器人能够在狭小的空间中进行高精度、高强度、长时间的医疗服务,临床适应性强,可有效降低手术难度和术后损耗,具有极强的市场竞争力。
  中投顾问发布报告认为,2016年4月,工信部、发改委、财政部等三部委联合印发了《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将引导中国机器人产业快速健康可持续发展,医疗机器人政策长期利好。同时,由于政府医疗投入加大,医疗系统重组和人们对微创手术意识加强,未来医疗机器人市场重心将逐渐往亚洲市场转移,中国医疗机器人发展前景可观。
  手术机器人乘势先行
  根据中投顾问的数据显示。2014年全球医疗机器人的销量为1224台,与2004年全球医疗机器人销量为386台相比,年复合增速达12.2%。截至2016年1月,全球医疗机器人行业每年营收达到74.7亿美元,至2020年,医疗机器人规模有望达到114亿美元。其中,手术机器人占60%左右市场份额。

    早在1985年,美国洛杉矶医院的医生在Puma560工业机器人辅助下完成了神经外科脑部活检手术,这是首次将机器人技术运用于外科手术中。此后医疗机器人发展出诸多种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器人研究所王田苗院士曾撰文介绍,将已经上市的医疗机器人按照功能和用途分为若干类,包括神经外科机器人、骨科机器人、腹腔镜机器人、血管介入机器人、假肢和外骨骼机器人、辅助康复机器人、医院服务机器人和胶囊机器人等。
  达芬奇是商业化最为成功的医疗机器人之一,截至目前,中国已经配置60台左右达芬奇机器人,主要分布在一线城市和大型医院。由于大型设备采购监管放开,一些沿海发达地区省会和地市级三甲医院也正计划采购手术机器人。
  康复机器人加速追赶
  近年来,我国居民发病率持续上升,这一因素将持续扩容康复医疗行业需求空间。传统的康复疗法是由康复治疗师针对患者的病情进行针灸等康复治疗,治愈率低,效果难以控制。同时,国民收入的增长和居民医疗保健意识的增加,现在的康复治疗水平已经不能够满足民众需求。所以,康复机器人行业的发展有非常大的空间。
  目前国外的康复机构配备的主要是功能更多、自动化程度较高的、多自由度的牵引式/悬挂式康复机器人。按照针对的肢体部分不同,主要可分为牵引式上肢康复机器人、牵引式下肢康复机器人和悬挂式下肢康复机器人,而最先进的康复机器人则是可穿戴外骨骼机器人。
  根据GrandViewResearch的预测,外骨骼机器人、辅助康复机器人从2012年到2022年,市场占比明显提升。据估算,未来5年广义康复机器人的年复合增长率约为37%,其中康复机器人年复合增长率为21%,外骨骼机器人年复合增长率为47%,远高于其他类别的医疗机器人的平均增速,康复机器人的增长率无疑是医疗机器人中最快的。
  离大规模应用尚有距离
  医疗器械未来的最终方向一定是智能化,而研发的不断投入也会朝着这一方向前进,医疗机器人变医疗器械智能化最终的方向,其占医疗器械市场的占比将越来越大。目前,医疗机器人的各类产品中手术机器人占比最高,在60%以上,是医疗机器人中体量最大的机器人。其次为微创放射性手术系统,约占20%。急救机器人、外骨骼机器人、辅助康复机器人、非医疗医院机器人等占比均较小。
  随着全球机器人产业的爆发和精准医疗概念的兴起,医疗机器人也越来越受到关注,并被列入国家规划。高端医疗器械发展被明确列入了“十三五”规划,手术机器人更是进入了高端装备创新工程,重点推动关键零部件的自主化。
  除了政策支持,业内对于国内市场需求持乐观态度。在相关人士看来,随着中国的老龄化趋势进一步加大,各类慢性病、退行性疾病、恶性肿瘤等疾病的发病率也随之升高,与之相对应的医疗器械需求也会快速上升,从而推动市场发展。但国内大多数的高端医疗机器人技术仍然处于研究阶段,距真正的大规模应用尚有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