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4/08
- 2025
-
QQ扫一扫
-
Vision小助手
(CMVU)
“智能制造,标准先行”。近年来,我国持续优化智能制造标准推进机制,逐步完善顶层架构,开展重点标准研制、应用和国际化探索,在统一认识、提质增效、交流合作等方面发挥了显著效能,为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一、发展现状
我国智能制造标准化工作伴随着制造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基础支撑地位进一步加强,标准顶层架构进一步完善,前期标准研制成果逐渐成熟发布,在关键数字化车间建设、智能服务等场景形成一批标准群,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标准研制的同时,探索智能制造标准应用新路径,成效显著。
一是标准化工作推进机制进一步强化,逐步形成覆盖多技术领域、多行业的标准化工作“智囊团”。2016年,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工业和信息化部会同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科学技术部、财政部、中国工程院等有关部门,组建了国家智能制造标准化协调推进组、总体组和专家咨询组,统筹推进智能制造标准顶层设计、创新研制、应用推广、国际合作等。
二是标准顶层架构日趋完善,形成“1+N”智能制造标准顶层架构。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持续迭代优化智能制造标准顶层架构,在综合分析我国智能制造标准化建设现状、研判技术发展趋势和行业发展需求的基础上,更新发布了三版《国家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建设指南》,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标准体系框架。
三是标准供给能力增强,基础共性和关键技术领域标准基本实现全覆盖。截至2024年9月,我国累计发布国家标准452项,其中,基础共性标准122项,关键技术标准330项,行业应用标准10项,标准体系三级分支覆盖率达到96%,较总体组成立时的171项标准,增加发布281项,增长164.3%。
四是标准应用开创新路径,重点领域标准在企业加快转化实施。过去两年,工业和信息化部、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开展智能制造标准应用试点工作,2年累计遴选出135个智能制造标准应用试点项目,助推智能制造标准的落地应用,打造贴合实际需求的企业“标准群”,探索标准应用新路径。
五是标准国际化进程加快,部分领域标准形成国际领先优势。我国积极参与ISO/IEC等国际标准化组织的智能制造标准研制工作,推动在IEC智能制造系统委员会框架下成立中国专家委员会,累计近20位中国专家担任多个重点领域国际标准工作组主席或召集人等关键职务。标准化交流和合作持续深化,先后与德国、法国、日本等国家建立了标准化双边合作机制。
二、发展趋势
一是国家统筹推进新质生产力关键技术标准。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印发《2024年标准稳链项目实施方案》,系统推进人工智能、增材制造、电动工程机械等十个领域产业链相关标准制定、实施和应用,加快构建联通产业链上下游的标准体系。《国家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建设指南》后续将继续加强标准化工作系统谋划布局,加快构建满足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标准体系,通过数据要素、人工智能等新要素和新技术将进一步推动技术进步、促进企业发展、引领产业升级。
二是行业转型升级标准化需求旺盛。随着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创新活跃,制造业各个细分行业智能化改造实施如火如荼,标准化需求旺盛。如石化行业提出了符合行业发展需求的数据及模型标准子体系,通过构建资产、市场、工艺、物料和环境等数据及模型标准,规范企业各类数据应用模型的建立与使用,支撑企业建设过程规范化、系统集成规范化、生产过程智能化、生产制造绿色化目标。
三是企业初步探索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建设。通过智能制造标准应用试点、智能制造试点示范、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揭榜等项目的不断推进,企业在智能制造领域形成了面向典型场景的实施经验、解决方案,积极探索符合企业实际的智能制造标准和标准体系,特别是龙头企业已初步探索在产品标准体系建设基础上,构建“产品+智造”标准体系。
三、下一步工作重点
一是打造多层次标准体系架构。构建“国家+行业+团体+企业”的金字塔式智能制造标准体系,打造以国家标准为顶层指导、各个层级标准各司其责、企业标准落地应用的标准化格局,定期发布国家和行业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建设指南,统筹做好智能制造标准化战略布局。
二是加大智能制造标准供给。聚焦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场景化建设需求,引导基于人工智能、数字孪生、5G等新兴技术的智能装备和工业软件标准研制。同步推进人工智能大模型、数字孪生、量子计算、工业算力等新兴技术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
三是以标准应用实施促进行业链式升级。持续支撑开展智能制造标准应用试点,围绕智能工厂培育、系统解决方案揭榜挂帅形成的典型经验,组织智能制造标准化专家咨询组专家、总体组重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总结范式,形成行业可用的标准化应用案例。组织召开智能制造重大标准成果发布活动,加大成果宣传推广。
四是多渠道全方位提升标准国际化水平。充分发挥国家智能制造标准化总体组、IEC智能制造系统委员会中国专家委员会、国际智能制造联盟等平台的资源优势,在人工智能、数字孪生、新型工业网络、数据治理关键技术领域快速、精准布局智能制造国际标准,推动行业领域技术委员会加快推动一批行业领先的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智能工艺装备等国际标准立项。
编后语:
机器视觉是智能制造领域中的重要分支之一,对制造业转型升级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为此,机器视觉产业联盟(CMVU)标准组也正积极推进行业标准化工作。截至2025年2月,联盟标准组已发布5篇团体标准,其中《CFL,CFL-II,CFL-III 工业大靶面镜头接口》已成功转化为G3国际标准。同时,一项国家标准也正在审核中。联盟目前正研发两项新标准,并计划深化在工业三维相机、工业高速相机、机器视觉线缆接插件等领域的技术标准研发与合作。此外,联盟还将加强国际合作,承办2025年IVSM大会,推动国际机器视觉标准的研发。以标准助力智能制造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