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8/14
- 2025
-
QQ扫一扫
-
Vision小助手
(CMVU)
苏州安旭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王明坤
一、行业背景
在医疗制造产业中,为提升生产效率与产品精度,传统人工检测方式早已被 AOI 视觉检测所取代。然而,传统 AOI 视觉检测仍存在一定局限性,难以避免细小瑕疵的漏检或误检情况。一旦不良品流入终端市场,不仅会损害企业口碑、降低消费者满意度,严重情况下甚至可能引发医疗事故。
鉴于此,医疗企业客户期望采用 AI 视觉检测技术替代传统检测设备,以实现零漏检、高效率的检测标准。本次项目聚焦于医疗行业中的医用过滤器,开展视觉检测项目。
图1 医用过滤器
二、检测方案的设定
1.传统检测方式
传统检测方式:人工手持产品,使其与光源呈45-60°角,通过反光观察产品是否存在划伤、脏污、磕碰等生产缺陷。对于某些特定缺陷,还需借助显微镜进行确认和复判。
图2 人工目检场景图
2.AI检测流程
AOI检测方式:用自动化检测设备根据检测需求,通过光源、镜头、相机等硬件成像出产品缺陷的各种状态。其具体系统与检测工位设置如下:
图3 自动化视觉全检设备
1)整体系统:包括自动上料,视觉检测,自动包装以及除尘除电等等系统。
2)检测工位:全视野覆盖,多角度检测;机构和视觉配合,多角度旋转和前后拉伸(景深覆盖)。
图4 视觉检测光学工位布局
二、项目的实施以及方案问题的解决
1.AI医用医疗解决客户的痛点
降低人力成本:减少人工检测环节,降低企业在人力方面的投入。
避免人力疲劳导致的不良:人工检测易受疲劳等因素影响,导致检测准确率下降,AI 检测可有效避免此类问题。
提升检测精度和效益:利用 AI 技术的高精度和高效性,提高产品检测的准确率和生产效率。
2.项目应用及技术优势
1)透明件缺陷检测难点解决
透明产品的难点:产品透明,表面打光会有反光,缺陷难以成像;透明产品打光会穿透底部,对于底部背景需要做处理;外界光会对本体打光会有干涉,需要做处理。
处理方式简述:实际通过不同的光源和角度进行打光,正光背光兼容明亮配合打光成像;根据检测需求需要多工位和旋转角度多次取像;工位之间需要做间隔处理,消除光源的干涉。
图5 产品打光
2)视觉软件硬件快速部署和应用
PC配置3090显卡2只,AI模型处理,AI软件本地部署,本地图片采集完本地加载图片,本地标图和训练模型,本地调用模型检测。训练与模型应用一体。
图6 AI模型训练
3)传统与AI的优势兼容
AI无序定位,根据设定阈值从高到低搜索缺陷定位,输出面积和阈值;传统软件调用模型数据,通过图像交集算法,实现AI数据转换成传统面积灰度,实现客户的对于缺陷的面积、个数、长度、宽度的限制。保证良率。
图7 缺陷面积计算
4)保留相机位置和数量的增加,数据和PLC或者上位机不同模式的快速通讯。
5)UI界面的快速部署和定制。(客户需求的:1.数据统计,图像保存;2.界面切换和工位监控显示等等)
图8 UI设定结果判定
三、项目总结
医疗行业的检测对于AI检测的要求和环境标准比较高,要达到客户要求需要针对客户的需求进行精细化定制和技术支持;
图9 视觉检测标注
医疗的产品的检测精度比较高,且产品全区域检测的产品占比很大,这样对于如何根据客户的产品形状,定制适合的检测流程,如:透明与非透明,颜色色差,圆柱,圆盖,放盖等等。需要根据实际光学成像进行相机、镜头、光源、甚至检测工位的分布等等做一体化评估。
重点是了解熟悉客户的产品的前后制程,依托客户的制程和客户提出实际检出需求进行细化分析,保证客户的良率。
- 上一条:深度学习赋能汽车制造缺陷检测
- 下一条:飞扫3D,智控毫厘——3D高精度引导技术创新